脊柱國采開啟倒計時,市場向頭部靠攏,誰將是背后贏家?
第二輪國采結束7月有余,脊柱國采的集結號已吹響。即將經歷兩輪國采洗禮的骨科耗材行業正在進入新的「角斗場」,哪類企業會占據絕對高地?
數據填報開啟,脊柱國采進入倒計時
近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的《關于開展骨科脊柱類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填報工作的通知》下發至企業。
其中指出,為做好骨科脊柱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摸清實際使用情況,開展骨科脊柱類醫用耗材歷史采購數據填報工作。
數據填報在"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完成,系統開放時間為2022年4月22日9時至2022 年5月10日24時。
關于今年的脊柱國采,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據觀察,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分別于今年1月和3月開展了脊柱類醫用耗材信息集中維護工作和部件信息確認工作。
2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脊柱類耗材現在正在進行摸底研究,進行信息標準化,包括研究它的規則。因為骨科臨床的需求很大,但是標準不一,尤其是產品的組成非常復雜,所以如何按照臨床醫療的需要來形成采購產品組,這涉及到很高的技術環節,現在已經在研究方案,近日我們將跟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進行專題研究,并且廣泛聽取臨床專家的意見、廣泛聽取企業的意見,爭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的方案,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能夠順利進行開標。”
而數據填報工作一直是集采即將開始前的準備工作,這份填報通知也讓脊柱行業聽到了脊柱國采開標的腳步聲。
骨科多品類密集集采,市場向頭部企業靠攏
目前,骨科三大品類已全面進入集采區域,除已經結束的人工關節國采外,脊柱和創傷耗材都已進行了較大范圍的集采。
去年8月,安徽省開展骨科植入-脊柱類耗材集采中選結果公布,并于去年12月底執行中選結果。與2019年談判成功產品相比,本次集采擬中選價格在上輪談判成交價基礎上平均再降約59%,與類別參考價相比,本次中選產品平均降幅為75%。根據安徽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目前脊柱較高單位組套價格約為:4000元。該價格區間內:強生、美敦力、史賽克、山東威高等主流品牌憑借良好的市場口碑及客戶認可形成良好競爭力。
35家企業102個組套(涉及1335個產品)參與組套綜合降幅申報,最終24家企業的57個組套(涉及853個產品)中選。
其實早在2019年,該省已開展一輪脊柱類耗材集采,耗材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達95%。
與2019年談判成功產品成交價相比,第二次集采擬中選價格平均再降約59%。最終中選產品,包括強生、捷邁、史賽克、山東威高、北京富樂等國內外頭部品牌,實現了國產進口價格同降的局面。與類別參考價相比,中選產品平均降幅75%。
創傷耗材集采方面,近期京津冀“3+N”17省與河南12省進行價格聯動,形成了超過20省的大型集采規模,覆蓋面僅次于國采。最終中選價格最低為5.51元(淺螺紋螺釘-2),最高2059.96元(跟骨髓內釘)。
在此前的河南12省聯盟帶量采購中,醫療機構共上報產品需求量約97萬套;101家企業報名,89家生產企業參與競價,其中,國內企業76家,外資企業13家。
其中,國產需求量93.56萬套,占比高達96.7%;進口企業需求量3.2萬套,占比僅3.3%,國產頭部企業在集采中收獲頗豐。
此次集采中,威高、大博等頭部企業表現較為亮眼,顯示出行業頭部企業競爭力及抵抗風險能力更強。尤其是威高骨科,多年采用多品牌戰略,除威高骨科品牌外,旗下健力邦德、威高海星創傷是其另兩個創傷品牌,在此次集采中也成功中標,成為此次集采的贏家之一。
馬太效應正逐步顯現,行業集中度提升
目前公布的骨科多次集采的結果來看,頭部企業中標數量明顯更多,尤其是國產頭部企業。集采政策給予國產企業更多市場展現機會,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速。
前不久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曾提出,只有通過帶量采購、招采的競爭機制才能讓企業在真正的市場條件下競爭,走向真正的質量和成本的競爭,真正促進它形成規模效應。
集采以來,部分企業特別是頭部企業的研發費用逐步上升,有些頭部企業的研發費用,從6%、10%上升到20%。制度性的促進能夠真正通過公平競爭,使中國醫藥企業走向質量維護、創新驅動。
在不斷完善的集采規則面前,頭部企業的表現更為穩定,對新規則適應能力更強。由于更強的品牌影響力、更先進的技術研發、更高的產品質量以及更大的市場規模,產品品質更加有保障,同時又能對成本進行很好的控制,競爭優勢更為突出。
尤其是有多元化、多品類產品布局的企業,中標結果也更為理想,馬太效應正在逐漸顯現,未來帶量采購有可能進一步往頭部企業集中,或將呈現出強者恒強的局面。
作為頭部企業之一,威高骨科在多次骨科集采中表現搶眼。多年來,威高骨科采用多品牌戰略,擁有成熟的價格體系和完整的產品結構,在此次集采的多個品類中均有產品成功中標。
據了解,威高骨科產業集團目前擁有五大品牌,除去脊柱、創傷領域的威高骨科高端品牌外,還擁有中高端品牌威高亞華,創傷中端品牌健力邦德,以及致力于發展成為骨科材料及其制品高科技企業的明德生物??梢钥闯?,威高骨科的品牌梯隊建設完備、齊整,形成了鞏固的“護城河”。
脊柱方面,威高骨科脊柱產品市場覆蓋終端醫院近4000家,客戶覆蓋全國領先。2021年威高骨科脊柱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24.87%,占比總營收47.4%。
在研發創新上,2021年研發費用為1.21億元,同比增長47%。根據威高骨科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第Ⅲ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83項,全面覆蓋脊柱、創傷、關節及運動醫學等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主要細分領域。
在帶量采購和國產替代的大邏輯下,新的規則無疑將加速提高行業集中度。強者恒強,或許是接下來耗材市場的主旋律。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帶量采購沖擊高端市場,3類耗材集采啟動2023-10-23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