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再現億元級融資
據知情人士向新康界透露,深圳“就醫160”近日獲得近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移動醫療融資:火力四射
相比2015年1月和2月巨額融資新聞不斷抖出的火爆氛圍,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在剛剛過去的3月顯得有些平靜。
不過,整個2015年一季度有2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獲得投資,總融資額4.08億美元,環比增長78.5%,同比增長38.7%(據動脈網數據)。
而自4月以來,連續發生兩起億元級融資事件。
4月7日,卓正醫療宣布獲得1750萬美元B輪投資,本輪投資由一家香港投資機構領投,其A輪投資者經緯中國跟投(注:2014年1月,卓正醫療曾獲經緯中國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投資)。
據稱,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線下醫院網點的擴張(與志同道合醫生的城市新設物理網點)和管理系統的提升。
緊接著在今天(5月8日),有知情人士向新康界透露,深圳“就醫160”獲得了基石資本的近億元投資。
而據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5月,就醫160獲得華歐創投基金數百萬元天使投資;2014年1月,就醫160所屬公司深圳寧遠科技獲得啟賦資本、北京阿普瑞投資等聯合千萬元A輪投資。
就醫160:貫通,而非顛覆
相比廣為媒體所報道的卓正醫療,“就醫160”似乎要低調不少;但是,2009年即已上線的這家深圳企業,在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這個領域的地位卻舉足輕重。
雖然名氣遠不如掛號網,但“就醫160”號稱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網絡掛號的第一平臺。目前簽約醫院已達600多家大型三級綜合醫院,加盟醫生20多萬,服務范圍覆蓋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長沙、重慶等50多個城市,注冊用戶1100萬。
“就醫160”CEO羅寧政今年3月曾表示,互聯網+醫療這兩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4年前十個月,就醫160平臺的掛號數量就超過了過去三年的總和,2015年至少增長200%以上,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了真正的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末,即有媒體報道百度與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網上醫療服務平臺。就醫160將為百度醫生App引入醫院、醫生信息、掛號和其它門診資源。百度則將為前者提供流量、技術交互、大數據等技術支持。雙方還將選取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的部分醫院安裝免費院內WiFi。并免費設置院內導航系統,提示掛號處、收費處、問訊處、科室等地方所在的位置,方便患者提前在線預覽院區環境,快速找尋目的科室。
“就醫160”還與阿里健康合作開展預約掛號服務;就醫160也接入了微信城市服務下的“醫院掛號”。
而據聯合創始人王明稱,“就醫160”想要實現的是“打造出一個能全面連接醫院、醫生和患者的平臺”,而且要從產品上整合線下醫療服務資源。
在其看來,所謂的互聯網醫療,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醫院、醫生和患者三者打通,讓資源和信息有效流動。這與移動互聯網另一種“顛覆”的立場大相徑庭。
據其介紹,就醫160既有服務醫院的產品,幫助其排班、掛號、分診、滿意度調查、診后隨訪等,也為醫生提供“醫生助手APP”,以及為患者提供微信、網站、和APP全方位醫療互聯網服務。
據稱,就醫160團隊主要創始人均來自醫院,CEO羅寧政有著十年醫院信息科主任的工作經歷。就醫160團隊早期從事醫院軟件開發,知名的“藍蜻蜓醫院感染監控系統”就是就醫160團隊所開發,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四千多家二級以上醫院。
而投資方基石資本管理資產規模150億元,平均投資回報率近10倍,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曾入選“2014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基石資本則曾獲清科集團 “2014年中國本土創業投資機構10強”。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案例包括康恩貝、雅康博、嘉林藥業、凱萊英、星昊醫藥、全值藥房、新產業、達康醫療、中山百靈等。

相關閱讀
- 美敦力在中國尋找移動醫療新機會2016-05-31
- 到2019年,醫療器械行業面臨的6項大概率事件2016-02-24
- 進口替代成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新趨勢2015-07-28
- 今年全球高級患者監測設備市值達314億美元2015-07-20
- 300億老年市場助跑移動醫療產業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