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醫療納入醫保,引爆康復器械市場
題記:
國務院法制辦7月20日發布《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將殘疾人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支付醫療費用,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費用的殘疾人需按照規定給予醫療救助。
而據中國殘聯發布數據顯示:全國殘疾人總數為8502萬人;各類殘疾人的人數分別為:視力殘疾1263萬人,聽力殘疾2054萬人,言語殘疾130萬人,肢體殘疾2472萬人,智力殘疾568萬人,精神殘疾629萬人,多重殘疾1386萬人;各殘疾等級人數分別為:重度殘疾2518萬人,中度和輕度殘疾人5984萬人。就此,可以想象康復器械類的大爆發需求即將來臨。
從鎮江社保發布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政策解答”看康復潛力項目有哪些?
1.符合規定的部分醫療康復項目:運動療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腦癱肢體綜合訓練、截癱肢體綜合訓練、作業療法、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言語訓練、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定向條件反射測定(含游戲測定和行為觀察)、助聽器選配實驗(含編程)、電子耳蝸編程、真耳分析、電子耳蝸植入術、社區康復測查、徒手平衡功能檢查、儀器平衡功能評定、失認失用評定;
2.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聽力言語康復、智力康復、孤獨癥康復、肢體康復(包括腦癱);
3.肢體、視力殘疾人和0-6歲聽力殘疾兒童適配輔助器具:小腿假肢、大腿假肢、矯形器、兒童助聽器(雙耳佩戴)、電子耳蝸、眼鏡式助視器。
國務院法制辦:殘疾人醫療需納入基本醫保范圍國務院法制辦7月20日發布《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分為殘疾預防、殘疾人康復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
在殘疾人康復方面,意見稿指出,從事醫療、教育康復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執業醫師、護士、教師等相關執業資格;假肢矯形器制作、助聽器驗配等康復服務職業依照勞動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職業資格管理。意見稿規定,所有康復機構應當具備法定要求,并向當地殘聯備案。
意見稿規定,0歲至6歲視力、聽力等殘疾兒童等特殊殘疾群體將獲得免費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國家將多渠道籌集殘疾人康復資金,鼓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幫助殘疾人接受康復服務。各界人士可在2015年8月20日前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http://www.chinalaw.gov.cn),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相關閱讀
- 三類醫療器械 未來大好市場在基層2017-05-12
- 扶持康復護理醫療器械,29省已出實施意見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