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權威研究成果:僅少數慢性腎病患者進入尿毒癥
2016年9月,醫學權威雜志Plos medicine(影響因子:13.585)發表了一篇前瞻性研究,用具體數據給慢性腎病患者帶來正能量:只要極少數腎病患者進入終末期腎衰竭,需要透析治療。
研究共納入來自英國32個社區,1741位慢性腎病3期患者,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差不多在30-60ml/min/1.73 m2,共隨訪5年的時間,最終只有4位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其余大部分要么病情緩解了(19.3%的患者),要么維持穩定(34.1%的患者),要么輕度進展(17.7%的患者)。
因為所選的基本上是老年人,60多歲,70多歲,80多歲的人,所以247位患者在隨訪過程中死亡,死亡原因也基本不是腎病,而是心血管疾病。
如果這項研究主要針對的是年輕人,也不是腎功能中期患者,而是腎功能更好,正常或者輕度異常的患者,那么,結果應該會更好。年紀大和基礎腎小球濾過率水平不高,本身就是腎功能進展的危險因素。
即便有這些因素,大部分的慢性腎病呈現一種很好的過程,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慢性腎病患者心里負擔遠遠不需要那么大,就算等你老了,腎功能沒那么好了,想進入透析也還不是件容易的事。
文章也探討了我們醫患共同的目標,讓可能進展的部分人,找到導致腎功能進展的原因,如蛋白尿,高血壓,貧血,糖尿病等這些因素,并且用適當的方法干預好。
但是這個研究成果也有不適合我們國家人群的原因,在國外,有社區醫院可以做腎病患者的看門人,平時的護理在社區就可以了,出現問題時社區醫生會識別哪些情況需要干預,什么時候需要看主治醫生,治療也相對規范。
而我們國家腎病診治亂象多,很多患者用藥亂,亂用藥,平時也沒有像國外那樣有看門人管理。我們國家的社區醫院還遠遠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其實做腎病看門人也不需要多么復雜,會識別問題就可以了,但社區醫院的觀念現在還停留在:看到潛血,啊呀,你會毒,看到蛋白,啊呀,你會毒,或者根本不清楚什么回事,肌酐高了還不知道讓患者看腎內科,實在讓人揪心。
【來源:腎上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