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Ⅲ電環切除術51例病理結果分析
麥鳳珍,李晴,黃美娥,李小玲,黃犁,劉植華 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 2005 年 12 月 第 2 卷 第 12 期
【摘要】
目的 探討重度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Ⅲ)子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的臨床處理方法。
方法 回顧分析2年間在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診斷為CIN-Ⅲ,行LEEP術的患者51例,采用自身對照的方法,對比LEEP術后的病理結果。
結果 LEEP術與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診斷相符者32例,占62.75%;不相符者19例,占37.25%;其中診斷升高為子宮頸浸潤癌5例,占9.80%;診斷降低者14例,占27.45%,最終診斷以病理診斷級別高者為準。
結論 LEEP術是一個診斷和治療雙重作用的手術,術后的病理檢查尤其重要。CIN-Ⅲ的病例,建議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進行最終診斷與治療。
【關鍵詞】 子宮頸錐形切除術;子宮頸電環切除術;子宮頸上皮內瘤變
子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是治療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并進一步明確診斷的重要手段[1],為探討其在重度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Ⅲ)的診斷和治療中應用的必要性,現將2003年7月~2004年10月在我院行LEEP術的病例與手術前子宮頸活檢病理結果進行自身對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年來在我院行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診斷CIN-Ⅲ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的患者共153例,其中子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CKC)102例,LEEP術51例。年齡23~65歲,平均36.9歲。本資料選取LEEP術51例,進行分析。
1.2細胞學診斷51例均行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診斷:子宮頸鱗狀上皮高度病變8例,占15.69%;子宮頸鱗狀上皮低度病變9例,占17.65%;未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19例,占37.25%;炎癥7例,占13.73%;良性細胞形態8例,占15.69%。
1.3 陰道鏡擬診 51例均行陰道鏡檢查。擬診:可疑癌1例,占1.96%;子宮頸高度病變21例,占41.18%;子宮頸低度病變29例,占56.86%。
1.4 病理診斷標準及方法
1.4.1 子宮頸活檢病理診斷 所有病例均在門診進行陰道鏡檢查,并在其指引下行子宮頸多點活檢,病理診斷CIN-Ⅲ。
1.4.2 子宮頸電環切除術后病理診斷 所有病例均行LEEP術。術后宮頸組織常規做12點病理切片檢查,得出術后的病理診斷。
2 結果
2.1 LEEP術后與活檢病理診斷結果比較 LEEP術后與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診斷相符者32例,占62.75%;不相符者19例,占37.25%;其中LEEP術后病理診斷升高為子宮頸浸潤癌5例,占9.80%;診斷降低者為14例,占27.45%,包括CIN-Ⅰ 9例,占17.65%;炎癥5例,占9.80%,以級別高的病理診斷為最終診斷。
2.2 病理與陰道鏡擬診結果比較 陰道鏡擬診與組織學診斷相差一級為相符,病理診斷與陰道鏡擬診總體相符率為86.27%(44/51),不符合率13.73%(7/51)。
2.3 病理與子宮頸細胞學診斷結果比較 子宮頸細胞學與組織學診斷相差一級為相符,病理與細胞學的診斷總體相符率70.59%(36/51),不符合率29.41%(15/51)。
3 討論
3.1 子宮頸活檢與LEEP術病理診斷不相符的原因 國外文獻報道,陰道鏡下多點活檢的準確率66%~84%[2]。本文LEEP術后病理診斷與活檢相符率62.09%,不相符率為37.91%,與文獻報道相符。多點活檢與LEEP術取材病理診斷不相符的原因:(1)CIN是一種多中心性的病變,可以在子宮頸不同的部位發生,點活檢的范圍小,容易遺漏;(2)部分患者子宮頸移行帶區回縮宮頸管內,亦易造成漏診。(3)子宮頸病變具有延續性,點活檢取材部位不夠精確;(4)可能在首次子宮頸活檢時將微小的病灶剪除。(5)多點活檢診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取代整塊組織切除后的連續切片檢查。Maluf等[3]報道約7.1%的CIN-Ⅲ患者子宮全切術后病理診斷升高為子宮頸浸潤癌,本組資料顯示:子宮頸電環切除術后的病理診斷升高為子宮頸浸潤癌的病例占9.80%,建議點活檢病理診斷為CIN-Ⅲ,甚至可疑鏡下早期浸潤癌的病例,治療前先做子宮頸錐形切除術,冷刀錐切術或電環切除術均可,預防子宮頸早期浸潤癌的遺漏。對于不滿意陰道鏡檢和病灶位于子宮頸管部位較深的患者,采用子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是杜絕漏診和防止復發的最好方法[4,5]。
3.2 各種治療實施前,對子宮頸病變的診斷必須是明確的 腫瘤患者第一次治療方式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預后。近年子宮頸癌患者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6],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尤其重要。本組資料顯示: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有29.41%的患者被漏診,陰道鏡檢查亦有13.73%的病例未能做出正確的診斷,證實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均不能作為最后診斷與指導治療,最終診斷必須是病理診斷,必要時需錐切取材。
3.3 陰道鏡下高度病變的圖像對子宮頸病變程度的預測有參照作用 陰道鏡檢查在診斷子宮頸病變中十分重要[7]。(1)陰道鏡能放大病灶并進行相對精確的定位和取材;(2)陰道鏡可以確定病變的范圍以及初步判斷病變的嚴重程度,指導活檢;但陰道鏡擬診與病理診斷仍存有誤差。Srisomboon等[2]報道陰道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相符率為91.7%。本組資料顯示進行陰道鏡檢查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為86.27%。2例子宮頸早期浸潤未能診斷;1例為內生型,陰道鏡檢查不滿意;另1例為鏡下不典型圖像,醫生診斷經驗不足。對于高度子宮頸病變單純的陰道鏡指導下活檢是不夠的。
因此,對子宮頸活檢病理診斷為CIN-Ⅲ的患者,在治療決策前建議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

相關閱讀
- 2017年美國陰道鏡和子宮頸病理學會陰道鏡檢查標準解讀2019-10-12
- ASCCP新指南解讀9:CIN的處理原則2018-06-19
- 關于宮頸LEEP術2016-01-05
- 子宮頸電環切除術診治宮頸上皮內瘤變85例分析2011-11-22
- 宮頸錐切術在CIN中的診斷和治療價值200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