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普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先行者
公司簡介——高端醫療器械龍頭企業主營業務:公司主要從事冠狀動脈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高端醫療器械領域能夠與國外產品形成強有力競爭的少數企業之一。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血管內藥物(雷帕霉素)洗脫支架系統、冠脈支架輸送系統、PTCA 球囊擴張導管、藥物中心靜脈導管等。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天地和協主要產品為麻醉類介入醫療產品、心臟介入手術用鞘管和導絲等;控股子公司上海形狀主要產品為動脈導管未閉(PDA)封堵器、房間隔缺損(ASD)封堵器、室間隔缺損(VSD)封堵器等。公司收入的87%來自母公司。2008年,支架系統實現收入3.4億元,占總收入的87%;封堵器及其它自產產品實現收入1605萬元,占總收入的4%;代理及經銷產品實現收入3692萬元,占總收入的9%。冠狀動脈支架系統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占收入的87%),此產品的成長性基本可以代表公司未來幾年的成長性。
2008 年,國內冠脈支架系統市場占有率前六名的企業為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山東吉威、強生公司、波士頓公司和美敦力公司,共占據約93%的市場份額,其中,強生公司、波士頓公司和美敦力公司三家外國企業約占27%的藥物支架市場份額,另外三家為國內企業,占73%的藥物支架市場份額,其中樂普醫療占25.8%,國產產品逐漸替代進口產品。
實際控制人:公司實際控制人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其通過全資子公司中船重工集團七二五研究所和中船重工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樂普醫療53.90%股份。中船重工集團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主營業務為以船艦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截至2008年12月31 日,中船重工集團總資產為2221億元,凈資產為355億元,2008年實現凈利潤46億元。
主要股東:中船重工集團旗下的七二五所和中船投資分別持有公司32.85%、21.05%的股份。外資企業Brook公司和美國WP公司分別持有公司20.00%、8.49%的股份。外商持股比例超過25%,公司為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公司2007年免繳地方所得稅,2007年和2008 年免繳企業所得稅,2009年至2011年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2. 主要財務數據——財務數據健康2006年,公司收入1.8億元,2008年公司收入達到3.9億元,兩年翻了一倍多,而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由6000萬元增長到2億元。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連續上升,由71%上升至82%。公司的凈利率超過50%,公司的高成長性與優異盈利能力在創業板中也名列前茅。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20%左右,較為安全。總體來看,公司的財務數據健康。
3. 成長性分析——行業增長快,技術壁壘高我國2000年~2008年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手術病例(平均每個手術約需1.6個支架)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40%,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手術所使用的支架系統數量從2002年的約4.0萬套增長到2008年的約29.8萬套。未來我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市場增長的因素有:(1)中國十幾億人口造就了龐大的醫療消費群體;(2)國家醫保制度的逐漸健全;(3)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4)有經驗的醫生數量增加。我們推測我國PCI未來仍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冠脈介入治療支架是植入人心臟動脈的醫療器械,對支架系統的質量要求十分高。至今,手術后動脈再狹窄發生率仍有5%~10%左右,晚期血栓的發生率雖然只有3‰,但是這種并發癥的死亡率卻很高。由于技術壁壘,國內市場成六大寡頭壟斷格局。
由于冠狀動脈介入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而能夠生產該產品的廠商數量相對較少,冠脈支架系統的供求基本平衡。考慮目前支架系統供求基本平衡、該行業技術門檻高、退出成本高等因素,我們認為該產品未來新進入者不多。公司上市后,隨著募集資金的投入以及上市帶來的廣告效應,未來3-5年公司有望保持3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4. 未來市場空間預測如果按照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手術病例年均復合增長率30%推算,我國2012 年接受冠狀動脈介入術置入的患者將達到53.09 萬例。按平均每例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手術使用1.6個支架系統計算,預計2012年我國支架系統市場需求量將達到85.03萬套。公司目前市場占有率為26%,考慮公司募投項目將產能由7萬套/年擴大至17萬套/年,以及國內品牌逐漸代替國外品牌,2012年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30%,按30%計算,公司2012年的銷售量為25.5萬套。目前每套的價格為4240元,按4000元/套計算,公司2012年支架系統的收入規模約為10億元,是2008年的三倍,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
5. 風險提示產品注冊風險:公司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必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產品注冊證后才能投放市場。但由于公司研發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而且目前國家加強了對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械產品的監管,國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部門對產品技術的鑒定時間和審批周期可能較長(通常為2至4年),從而可能導致公司研發的新產品推遲上市。
安全性風險:介入醫療器械產品作為直接植入人體重要器官的醫療器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風險。

相關閱讀
- 大批耗材最低價公布,雅培、樂普、微創...2021-01-15
- 21省耗材帶量采購:美敦力、雅培、微創、樂普…2021-01-14
- 高值耗材國采打響第一槍,首年意向采購總量超107萬個2020-10-21
- 降價90.35% 三省聯盟中標結果公布:美敦力、雅培、樂普…2020-09-07
- 耗材降價談判:美敦力、雅培、樂普、微創...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