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說醫改:穩步推進發展 突出公益性
發布時間:2014/3/5 11:44:00
今年兩會,醫改仍是代表委員和廣大群眾關注的一個熱點。廣大群眾希望醫改能“藥到病除”,根治“看病難、看病貴”。不過,同任何其他改革一樣,醫改也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有信心、耐心和韌性。
從世界范圍來看,醫改都是一道難題。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保障水平,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有13億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低,城鄉、區域差距大,并且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些基本國情,決定了醫改任務更加艱巨。如何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健康效益,考驗著中國智慧。
從目前全球趨勢來看,保證公益性是醫改最基本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隨著投入的增加和機制的完善,醫改將逐步提升效率與質量。醫療服務是一種高度信息不對稱的專業技術服務,安全有效是一項必然要求,無論是更多地靠政府、還是更多地靠市場,都是實現公益性這個目的的手段。即使曾經大力提倡醫療體系市場化的美國,改革著力點也力求突出公益性和覆蓋全民。
我國的醫改能否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就在于能否建立起科學嚴密、有效運行的醫藥衛生體制和基本醫療制度。一方面,應厘清“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之間的邊界,在保基本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增強醫療服務體系的活力;另一方面,和改革相關的各部門也需要打破日趨固化的利益藩籬,在統一的改革思路指導下,加強協同聯動,共同推進改革的深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周密部署,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醫改建機制的過程,也是整體改革思路“落地”的一部分。在改革的深水區,需要改革者拿出更加敏銳的智慧和更加堅韌的勇氣,抓好各項改革部署的推進和落實。

相關閱讀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降價不降質!集中采購心臟支架均價降至700元左右2020-11-20
- 2019耗材兩票制全面落地第一市2019-01-16
- 7部委發文 50家三甲大醫院9月底前必須醫改!2017-07-06
- 兩票制試點繼續擴大7省,二次議價成為新常態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