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首都微創脊柱論壇為骨科醫生敲響警鐘
“狼來了!”“要有危機意識!” 3月11日至12日,在200余人參加的第一屆首都微創脊柱論壇上,這兩句話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報告廳被多次提及,專家們以此提醒骨科醫生不要輕視已被疼痛科、神經外科、康復科、介入科、甚至麻醉科醫生瞄上的微創技術,要多掌握一門看家本領。
微創是精準醫學的一部分
海涌教授致辭
“微創是精準醫學的一部分。”本次大會主席之一、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主任、北京朝陽醫院海涌教授表示,這次會議將為大家介紹最新、最好的微創脊柱技術和信息,由國內頂尖專家傳經送寶,與會者互相交流和學習,共同推動中國微創脊柱外科事業的發展。
周躍教授致辭
“手術微創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是現代外科的標志,也是未來外科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當今中國微創脊柱外科開拓者之一、本次大會另一位主席、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周躍教授指出,骨科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是繼續向脊柱畸形、脊柱腫瘤等高難度手術挺進,另一個方向是向手術精準微創化發展。
楊晉才教授主持會議
順勢而為,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于2015年12月成立微創脊柱學組,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北京朝陽醫院楊晉才教授任該學組組長。第一屆首都微創脊柱論壇是該學組成立后組織主辦的第一次學術會議。
封國生理事長致辭
北京朝陽醫院理事長、黨委書記封國生教授代表承辦單位致辭時表示,希望藉此促使與會者積極學習微創脊柱外科技術,更好地認識微創技術的適應證,更規范地開展這些技術,給患者帶來福利。
近年來,通過中國微創脊柱外科領軍人物周躍教授等人的傾囊傳授,以及一批醉心于促進微創脊柱外科技術推廣的專家們的無私奉獻,中國微創脊柱外科已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近些年在與美國醫生的接觸中,中國骨科醫生也時常聽到對方發出的“時不我待”的感慨。以前,中國醫生只能追在歐美醫生后面學,現在他們對這種技術上的階梯感已不再明顯,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歐美醫生可能難以想象,每個周末中國各地都有大大小小3-4場微創脊柱外科的學術會議召開,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大會開幕式現場
海涌教授團隊只做開放手術?錯!
在同道印象中,海涌教授是一名側重于做脊柱畸形開放手術的醫生,有些人不解為何在北京朝陽醫院舉辦本屆首都微創脊柱論壇。其實,他對微創脊柱外科技術情獨鐘已有十余年。
早在1998年,海涌教授就在國內最早開展經椎間孔的椎間盤微創手術;2000年在國內最早開展椎體球囊成形術,也在國內最早發表相關論文。從2006年起,他便積極推動朝陽骨科脊柱微創技術的開展,先后使經皮微創技術、脊柱內窺鏡下技術,以及通道下微創技術等得到普遍開展。
據了解,該科脊柱專業主治醫師以上醫生必須掌握椎間孔鏡技術,所有專業的醫生都掌握球囊椎體成形技術。作為在國內開展微創脊柱技術較早的單位之一,該科一直在孜孜以求地進步,也已經有了自主創新的手術技術和器械,正在緊鑼密鼓的臨床研究中。
這兩年,海涌教授在智能機器人輔助下完成了多例高難度脊柱手術,使手術更精準、更安全、更微創。目前,該科正在與計算機導航和智能機器人相關公司合作,尋求在脊柱畸形手術當中利用微創技術進行精確治療。
周躍教授手術示教,豪華專家團講解
現場直播周躍教授手術演示
3月11日,在新橋醫院之外甚少做手術的周躍教授在北京朝陽醫院完美演示了一臺經單側入路雙側減壓Delta內鏡手術治療中央型腰椎管狹窄癥的微創減壓術,成功為此次會議預熱。
專家為與會者講解手術
在手術進行的同時,解放軍總醫院張西峰教授、山西省人民醫院常峰教授、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張烽教授、中日醫院鄒海波教授等專家對這臺手術全程輔以精彩的講解,并回答現場醫生的提問。
3月12日,大會正式拉開學術交流的序幕,著名脊柱外科前輩侯樹勛教授、中國微創脊柱外科領軍人周躍教授和著名脊柱外科專家呂國華教授等國內20余名微創脊柱外科專家向與會者獻上一個個精彩的學術報告,學術精華內容另見《第一屆首都微創脊柱論壇學術精華薈萃,帶走不謝!》之上、中、下篇。
與會嘉賓合影
在此次會議上,腰椎間盤突出癥纖維環修復技術全國多中心課題北京啟動會也同期召開。

上一篇:2016 全國生殖醫學論壇
下一篇:產科超聲醫師資格認證理論課程
相關閱讀
- 第七屆全球婦科微創手術治療研討會2017-10-25
- 第五屆中歐婦科內鏡高峰論壇(2017)通知2017-06-16
- 2016北京微創泌尿外科論壇暨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第十八屆腔鏡泌尿外科新技術學習班2016-04-13
- 中國自主研發的醫療器械為加拿大患者帶來福音2016-02-23
- 美敦力在蓉布局加碼,建設糖尿病業務在華首個生產基地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