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動眼神經麻痹為首發的顱內動脈瘤1例
發布時間:2011/11/9 16:51:20
【關鍵詞】麻痹
1、病歷摘要
患者,女,75歲,因“左眼疼痛,復視,上瞼下垂伴頭痛,惡心、嘔吐12天”入院。查體:血壓105/75mmHg,血糖5.6mmol/L,視力左0.3,右0.6,眼壓正常;左眼上瞼完全不能睜開,眼球向上、下、內不能轉動,球結膜充血,瞳孔散大,直徑約7mm,對光反射消失,余眼內結構未見異常,頭顱CT及MRI均未見明顯異常,行抗炎、抗病毒、營養神經等治療,1周后癥狀無任何好轉,轉本省醫科大學附院行數字成像腦血管造影檢查(DSA),回報:左側大腦后交通動脈上見一5mm×5mm×6mm大小動脈瘤,轉神經外科行栓塞術后癥狀消失。
2、討論
顱內動脈瘤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發病率為0.9%①。部分顱內動脈瘤的發生癥狀表現在眼部,因此能夠識別顱內動脈病對眼科醫生至關重要,導致動眼神經麻痹的原因很多,如顱內腫瘤、動脈瘤、外傷、基底腦膜炎、海綿竇疾病和動眼神經炎等。如果患者出現上瞼下垂和眼肌麻痹應進行全面檢查,以排除腦部疾病,引起眼部癥狀的顱內動脈瘤大部分來源于頸內動脈動脈瘤,可壓迫眼神經引起眼痛、頭痛,上瞼抬舉受限,眼球運動麻痹,盡管頭顱CT和MRI可對顱內動脈瘤作出診斷,但其敏感性較低,尤其是小于5mm的顱內動脈瘤。而DSA可將動脈瘤的大小、數量、形態、痙攣和出血情況明顯顯現出來。筆者認為:對無明顯誘因出現的一側動眼神經麻痹應高度懷疑本病的存在,以防動脈瘤破裂造成嚴重的后果。
【參考文獻】
[1]Normood EG,Klinal B,ChandraSeker B,et al.Aneury smal compress of the anterior Visual pathways.Nnurology,1986,36:1035-1041.

相關閱讀
-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治療存在族群和性別差異2012-12-04
- 顱內動脈瘤的MMP-9及超微結構研究201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