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再沖刺
2月1日的上午,記者在深圳邁瑞大樓見到了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西廷。這位中國最大醫療器械廠商的掌舵人神采奕奕,談到自主研發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當時,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稱,IPO正在順利進行中。
然而,2月13日,邁瑞IPO終止。
記者從接近邁瑞人士驗證的消息是,邁瑞這次撤回材料主要是因為并購引起的商譽過高,很快將重新報創業板IPO。
這家營收90億元的醫療巨頭的董秘李文楣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不會放棄上市計劃。
另據幾位接近證監會人士稱,中概股回A不是一棒子打死,但是要求符合上市條件且凈利潤達到十億元以上。如果消息屬實,以邁瑞目前的經營數據來看,回A旅程不會因中概股問題而受阻。
醫療器械巨頭
李西廷是安徽人,他早年就具備國際化視野,畢業于中國科大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后法國留學三年。
后就職于有醫療器械黃埔軍校之稱的安科期間,李西廷結識了成明和、徐航,1991年,三人一起下海經商成立了邁瑞,而如今這家公司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醫療設備研發制造廠商,產品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臨床檢驗及試劑、數字超聲、放射影像四大領域。
在邁瑞創業初期,第一次到北京參加醫療器械展會時,他們只租得起半個展臺,李西廷和搭檔身兼銷售業務員、技術工程師等多個角色。當拿到第一筆訂單的時候,幾個人激動到簽字時手抖,撕掉了三次才簽好合同。
從李西廷在邁瑞35樓的辦公室遠眺,深圳科技園風景盡收眼底。現今,邁瑞的競爭對手是GE、飛利浦等國際廠商。
李西廷仍然每天來辦公室,處理很多事務,在自主研發方面盯得很緊。注重成本控制的他在研發費用上很“大方”,每年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超過同行業A股上市公司前十名研發費用的總和。經歷了美股上市并退市,邁瑞仍以每年推出10余款新產品速度,平均每款新產品至少運用10項專利技術在做研發,李西廷對記者稱多年來,他的經驗認為自主研發是企業發展的車輪。
邁瑞已是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在北美、歐洲、亞非拉等地區的超過30個國家設有39家子公司,在國內設有18家子公司。產品及解決議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2016年國際市場銷售額占營業的50%。
從財務數據上看,邁瑞也超過近期大多數報IPO的企業。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8億元、80億元、90億元,凈利潤分別是13.6億元、9.10億元、17.34億元。
轉報創業板IPO
李西廷懂研發、懂管理,在并購上也很有心得。
上市后,除自主研發外,運用資本進行并購拓展業務線。自2008年以來,公司歷經9次國內并購、3次跨境并購。
李西廷對記者稱,并購主要是為了補充渠道、品牌、技術等領域的空缺,很多并購促進了公司發展。
以2013年6月邁瑞以1.05億美元收購美國超聲診斷企業Zonare為例,這家公司2012年銷售收入約為6400萬美元,但其實際利潤方面虧損較為嚴重,但ZONARE在美國高端超聲診斷系統方面排名第五位,擁有出色的核心圖像技術,邁瑞借此打入高端超聲市場。邁瑞經過前后約幾年的觀察和談判時間,才完成這一收購,李西廷在采訪時對這家公司贊譽很高。收購后,邁瑞又花費了兩年時間磨合,這家公司在邁瑞的高端超聲診斷市場布局是關鍵一步。
然而,由于大量并購,邁瑞2016年底的商譽值為13.89億元。商譽是指并購一家企業時所付出的款項高于并購標的凈資產的差額,商譽存在攤銷減值風險,可能影響公司利潤。
商譽減值導致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已經引起廣泛注意。根據業績快報,ST巴士2017年營收也只有6.06億元,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總額近16億元,導致公司巨虧。
一資深保薦人對記者稱,邁瑞的無形資產占凈資產比例要求超過中小板上市要求。
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深圳邁瑞凈資產分別為96.62億元、65.38億元、46.01億元;商譽分別為13.09億元、13.14億元、13.89億元;無形資產(含土地使用權)分別為11.81億元、8.90億元、8.39億元。2016年末無形資產價值8.39億元扣除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3.43億元再加上商譽13.89億元,合計18.85億元,占2016年末凈資產46.01億元的41%。
據投行人士稱,證監會對無形資產占凈資產比例要求不能太高,2016年修訂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規定:“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后)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于20%。”
邁瑞方面并沒有對記者披露終止原因。
邁瑞董秘李文楣對記者稱,邁瑞不會放棄上市計劃,目前是暫時調整。
本周記者從接近邁瑞人士驗證的消息是,邁瑞很快將重新報創業板IPO。
中概股回A門檻
在資本市場的征程中,邁瑞是一家中概股公司。
邁瑞于2006年9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5年6月4日,邁瑞醫療宣布啟動私有化進程,三位管理層當天向董事會提交了一份無約束力建議書,三人將以每股30美元的價格從其他股東手中收購公司的所有流通股份。當天,邁瑞醫療股價大漲10.92%至30.47美元/股,創2012年8月以來最大漲幅。
2016年3月,邁瑞以33億美元的價格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出紐約證券交易所。
針對回A原因,李西廷對記者稱,中國人還是要回國發展,并堅定看好國內資本市場。
2017年2月,邁瑞接受IPO輔導,并在5月報材料進入中小板IPO審核等待流程。
回顧2016年下半年IPO加速以來,沒有一家中概股通過IPO上市,尤其是2018年開年三家中概股IPO接連被否讓人心有余悸:卓越新能被否后,立中股份被否、宇信科技暫緩表決。
邁瑞準備從美股退市時,正值2015年的A股市場“炒殼”熱情高漲,例如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巨人網絡“借殼”世紀游輪等,這些中概股私有化回歸借殼上市引起了輿論質疑,懷疑其私有化在境外、境內市場間進行估值套利。
針對市場上的質疑,2016年5月6日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監會目前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并購重組渠道回歸A股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這一表態,被市場認為是中概股回歸A股的“暫停鍵”。
針對中概股IPO的態度近期又悄然發生變化,據多位接近證監會人士對記者稱,中概股回A不是一棒子打死,符合上市條件并且凈利潤達到十億元以上,仍有機會。
盡管對于邁瑞,這一門檻并不會產生影響。但“十億元”大考,或將成為其他中概股回歸A股的一大重要標準。
【來源:經濟觀察報】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二三類醫療器械實名制,再擴圍!2023-07-27
- 國家六部門發文,全國下半年帶量采購方向定了!2023-07-26
- 當國產器械玩起「高端局」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