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生辭職后感嘆:非公醫療勢不可擋!
從執業近20年的北京協和醫院辭職到北京和睦家醫院擔任麻醉科主任的劉薇表示,非公醫療機構發展大勢不可阻擋,需要一批在公立醫院接受過正規、全面醫學教育的醫生跳出來給予幫助。
傳統觀念中,麻醉醫生總是扮演著“手術臺上的幕后英雄”角色。隨著麻醉學科被應用于無痛分娩、疼痛管理等領域,麻醉醫生慢慢走到幕前,來到患者身邊為其保駕護航。
“麻婆劉薇”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2015年,劉薇從執業近20年的北京協和醫院辭職,來到北京和睦家醫院擔任麻醉科主任。3年間,北京和睦家醫院手術量實現翻倍,“麻醉團隊功不可沒”。如今,劉薇帶領著十七名全職醫生,先后開設術前麻醉門診、疼痛門診,攻堅更多領域。
第二屆“中國麻醉周”到來之際,健康界到訪北京和睦家醫院,聽劉薇講述麻醉學科與麻醉醫生的過去與未來。踐行“人民美好生活從無痛診療開始”主題,北京和睦家醫院希望在為患者治愈疾病的同時,還能為其提供舒適的就醫體驗。
麻醉醫生登上更大舞臺
2017年陜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引發業內關于無痛分娩的爭論。盡管醫院與醫生一直在堅持對無痛分娩進行科普,但公眾仍然心存疑慮。“在產房中常常可以看到,孕婦在生產之際要求使用無痛分娩,但其家人堅持認為無痛分娩對孕婦和胎兒會產生影響,家庭內部成員在產房內就此問題爭執不下,而麻醉醫生只能站在一邊尷尬等待的場面”,劉薇如是說,“這也是我們建立產前咨詢門診的初衷。”
在北京和睦家醫院,無痛分娩率可達到90%以上。“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產婦家屬就是否要打鎮痛爭執不下的情況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剛一進門,產婦和家人就會說,‘大夫您終于來了,我們正等著您呢!’”劉薇強調,無痛分娩被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產前麻醉咨詢門診。
作為創立者,劉薇表示,對孕產婦及其家庭提前進行關于無痛分娩相關知識的講解和咨詢,在分娩之際就不至于打“遭遇戰”。孕婦到36周左右,就可以通過產科門診護士預約產前麻醉門診,與麻醉醫生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的面對面溝通,醫生為其進行個體化評估,講解分娩的麻醉與鎮痛的預案,解答產婦及家人的各種疑慮,幫助產婦和家庭做好分娩前充分的心理準備。
除了對孕產婦進行關于分娩期間麻醉與鎮痛的評估與咨詢之外,術前麻醉門診的另一職能是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評估。據劉薇介紹,北京和睦家醫院50%以上的手術為日間手術。為了最大化保證患者安全,減少當日因患者準備不佳而取消手術的可能,需要在手術前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我們希望患者以最優化的身體狀態迎接手術,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手術以后能夠迅速康復。”據劉薇介紹,在外科醫生決定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以后,首先會對患者進行標準化評估,有合并癥的患者會直接轉到術前麻醉門診,由麻醉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并與患者充分溝通麻醉風險。
術前麻醉門診接受程度逐步提高的同時,劉薇還在北京和睦家醫院開設了疼痛門診。“很多人長期受慢性疼痛困擾,由此還會導致情緒與心理上的變化,但患者普遍不知道去何處就醫。”劉薇說,疼痛科本是麻醉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對各種急慢性疼痛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專業學科。
據劉薇介紹,疼痛門診診療范圍相當廣泛,包括頭痛、神經痛、骨關節痛等等各種急慢性疼痛,“只要患者感覺到疼痛但又沒有明確手段可以解除或治療引起疼痛的病理性原因,或者暫時不想接受創傷更大的手術,就可以到疼痛門診嘗試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但劉薇同時強調,目前公眾對疼痛和疼痛門診的認知不足,很多醫院患者來源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長期受疼痛困擾,嘗試了各種專科門診無效之后,到疼痛門診就醫;另一類患者是掛不上其他專科門診的號,退而求其次掛疼痛門診。“主動就診的疼痛患者不多。”劉薇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患者了解疼痛,了解疼痛門診和疼痛專科的治療手段,并能從中獲益,達到減輕疼痛困擾,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除了手術麻醉、產科鎮痛,劉薇團隊還要為院內各種有創檢查如牙科、MRI/CT檢查、消化內鏡和支氣管鏡檢查、經食道超聲檢查、介入影像室的檢查和操作等提供鎮痛鎮靜服務。管中窺豹,劉薇團隊業務的拓展亦代表了我國麻醉學科未來發展的方向。
麻醉醫生還需練好內功
不僅在外界看來,在很多醫生眼中,麻醉科醫生“就是學習一下麻醉相關知識即可”。其實不然,麻醉科醫生不僅僅需要掌握麻醉學科相關知識,還需要掌握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其他學科專業知識,是“外科領域的內科醫生”。
劉薇強調,麻醉科醫生工作內容不僅從手術室延伸到圍手術期和手術室外,還從單純實施麻醉手術拓展到疼痛管理。與此同時,大時代背景下,患者不僅希望可以治愈疾病,還希望得到高質量舒適化的醫療服務。而以北京和睦家醫院為代表的一批非公醫療機構定位于這些患者,麻醉科醫生則勢必需要能夠獨當一面。“北京和睦家醫院的麻醉科醫生大多是從三甲醫院過來的高年資醫生,能夠獨立為各種手術提供麻醉支持,但根據個人工作培訓背景不同,在亞專業上各有側重。”
劉薇的觀點其實代表了目前我國對麻醉科人才質量的要求。目前,我國麻醉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這也成為多數公立醫院無法發展無痛分娩等舒適化醫療的重要原因。此外,我國麻醉科醫生整體質量較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以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一批大醫院為代表,我國麻醉科醫療技術與國際水平相差無幾,但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很多患者無法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劉薇補充道,當然,這也是我國醫療行業的“通病”。
面對國內外大形勢,劉薇希望可以以北京和睦家醫院為基石,發展一支業務能力強、服務范圍廣的麻醉醫生隊伍。劉薇表示,三年前,醫院的很多大手術還需要外援麻醉專家的支持;現在,本院醫生能夠獨立完成各種手術的麻醉,使患者安全平穩度過手術期。
此外,劉薇還帶領團隊建立了系統的麻醉質量管理體系,將科室管理制度的規范與醫生學習成長同步實現。“北京和睦家醫院并非教學性質的醫院,絕大部分醫生都能夠獨當一面,但我們還是希望在臨床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在進一步提升臨床安全和質量的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化醫療。此外,來到和睦家以后,首先要學習的就是如何進行醫患溝通,我們每年都會做相應培訓,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關注患者的就醫體驗。”劉薇表示,麻醉科每月例會都會回顧不良事件,并針對有問題的案例進行共同學習討論。
與此同時,麻醉團隊還完善了各種標準醫療文書的記錄和標準化管理,如急性疼痛管理記錄,麻醉小結,術后隨訪記錄,麻醉相關不良事件的自動采集,院內操作鎮靜的規范和標準流程及文書的制定等。劉薇認為,與公立醫院相比,和睦家醫院除了在麻醉醫生數量上具有優勢之外,在打造流程化制度方面具有可借鑒的地方。她舉例稱,北京和睦家醫院實施了“紫色代碼“制度,即實施無痛分娩的孕產婦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會即刻啟動院內呼叫系統,在5分鐘之內即可轉為剖腹產手術,極大保證了產婦及新生兒的安全。
劉薇表示,非公醫療機構發展大勢不可阻擋,需要一批在公立醫院接受過正規、全面醫學教育的醫生跳出來給予幫助。未來,劉薇還將帶領北京和睦家醫院麻醉科所有醫生,共同探索麻醉學科應用可到達的領域,為更多患者提供和睦家式的服務。
【來源:健康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