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五環”醫療帶形成
市衛計委:應對二孩生育高峰 高危孕產婦轉診將更暢通“十二五”期間,本市醫院總數已突破萬家,三級醫院中預約就診的比例達到了四成。到2015年底,北京五環周邊地區已初步實現了33家醫院或院區構成的新的醫療服務帶。此外,為應對即將到來的二孩生育高峰,今年,全市高危孕產婦轉診機制將進一步細化,確保暢通。同時,本市正在著手搭建危重新生兒轉診通道和指定定點接診機構。
建立高危轉診網
2014年2月2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北京市成為全國第五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省份。昨日,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透露,截至去年12月底,北京市單獨二孩申請數和辦證數分別達到了61810例和56346例。
他透露,目前本市 “全面二孩”政策穩步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正在修訂中。同時,市衛計委婦幼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產科床共計4907張,其中三級醫院床位使用率108%,二級醫院88%,民營醫院48%。因此,從數據可以看出,三級醫院使用率處于超負荷水平,而一二級和民營機構還有“余力”。
為應對生育高峰,目前,全市已經建立了監測預警,可以通過婦幼信息系統,及時動態了解全市建檔情況。此外,衛計委已經建立了高危轉診網,加強危重孕產婦轉診綠色通道。今年,高危轉診機制將進一步細化、保證暢通,同時,本市正在著手搭建危重新生兒轉診通道和指定定點接診機構。
醫院數量突破萬家
昨日,市衛計委通報,到2015年11月,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數10305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長8.35%。醫師人數已超8萬人,相比“十一五”期間增長23.2%,注冊護士71362人,增長31.8%。
“十二五”時期,本市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持續增長,2014年,全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已經達到81.81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增長勢頭有所放緩,2011年、2014年北京市18歲至79歲常住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33.8%和8.9%、34.9%和9.0%。
“十二五”時期,全市基本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居民就診報銷比例大幅提升,職工門診報銷從50%上浮至70%,在社區看病提高到90%。職工住院報銷由70%調整為85%,退休人員由85%調整為90%。另外,最高支付限額明顯提高。城鎮職工、城市居民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分別從17萬元、7萬元增加到30萬元、17萬元。
大醫院四成預約就診
從2011年建立全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起,到2015年,全市建立了門診預約診療服務模式。
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目前,全市所有的三級醫院、50%的二級醫院依托114平臺開辟了網上預約掛號。到2015年,共有146家醫院接入平臺提供預約掛號服務,有93家醫院將雙休日普通門診納入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全市三級醫院的整體預約就診比例達到40%左右,復診預約比例達到60%左右。
“十二五”期間,本市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深化。自2012年5月開始,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同仁醫院分三批進行了醫藥分開的試點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和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目前,全市共建立區域醫聯體43個。
去年6月1日,本市實施了《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公共場所吸煙人數從11.3%下降到3.8%,公眾對控煙滿意度由原來的42.26%,提高到81.30%。
環五環醫療帶形成“十二五”期間,本市轄區內醫療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到2015年底,北京五環周邊地區已初步實現了33家醫院或院區構成的新的醫療服務帶,總床位達到近3萬張,占全市床位總數的26%。
同仁醫院亦莊院區、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等相繼開診,天壇醫院豐臺新院區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友誼醫院順義院區等其他項目也正積極推進。
“十二五”期間,市衛計委在10個遠郊區遴選了11家醫院作為郊區醫療中心,并確定11家市區三級甲等醫院對口支援11個郊區的區域醫療中心。在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方面,本市多家大醫院分別與燕郊、張家口、唐山市曹妃甸區等醫院深入對接,取得了重要進展。

相關閱讀
- 第6省,北京也要搞械企“管代”,還更嚴!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