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十三五規劃望本月發布 力挺行業創新
從權威渠道獲悉,醫藥行業“十三五”規劃已完成最后簽字,應該不晚于本月底前發布。規劃中還包括眾多業界關注的內容,比如鼓勵創新,將已上市的創新藥優先列入醫保目錄;通過提升標準引導制藥企業走國際化道路;“三醫”(醫療、醫保、醫藥)聯動綜合改革;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要性以及激發企業家熱情等。而作為規劃“抓手”的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目前也已紛紛“就位”。
據經濟參考報4月20日消息,近日舉辦的第二十九屆中國醫藥(600056,股吧)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工信部消費工業品司副司長吳海東表示,在即將公布的規劃中,一些過往政策的調整和對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都將發生明顯的變化,醫療保險也將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保障能力。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完善醫保繳費參保政策;改革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合理控制醫療費用,實現醫保基金可持續平衡;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等。
興業證券認為,下階段板塊將以“跟政策,求創新”為主線尋找結構性機會。今年政策層面不確定性增加,如“三明模式”可能推廣對處方藥的預期和估值構成壓力。但另一方面,近期醫改重磅政策頻出,無論是處方外流、分級診療、康復、短缺藥品均有積極政策落地。從政策層面選擇未來趨勢向上的子行業和個股,是下階段的主要方向。
“大醫改”相關主題依然是貫穿全年的主線:這其中市場認知最快,關注度最高的便是近期持續推薦的醫藥分家、處方外流主線。無論是國家層面16年的醫改重點規劃還是各地的積極試點,處方外流已是大勢所趨。全國性“分銷+零售”雙龍頭(如國藥一致、上海醫藥)、區域性雙龍頭(如九州通、華東醫藥、新華制藥、英特藥業、人民同泰)都將獲得業務增量,而從長期來看,連鎖藥店龍頭企業(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也將受益。此外在醫療服務領域,國家在分級診療方面的政策支持可謂并不遜色與醫藥分家。對應的第三方檢測(迪安診斷)、第三方影像(華潤萬東)、康復醫療(澳洋科技)等有望受益。
“新技術、新模式”有望反復活躍:隨著創業板的反彈,包括基因測序、細胞治療、液態活檢等相關標的再度活躍。雖然其估值不低,但經過Q1的大幅下跌后系統性風險可控,后續有望反復活躍(關注新開源、麗珠集團、安科生物、北陸藥業等公司)。而在新模式方面,以醫美、輔助生殖、高端養老等為代表的高端醫療服務,和以互聯網醫療、醫生集團等為代表的新業態發展也是方興未艾,建議投資者保持關注。
季報期業績良好的公司仍是價值首選:一季報期間一些長期邏輯向好(如創新藥、高壁壘仿制藥、國際化、生物藥、醫療服務等)的細分領域龍頭依然值得價值投資者作為底倉長期配置,關注恒瑞醫藥、愛爾眼科、華東醫藥、長春高新、通化東寶、麗珠集團、華蘭生物)、京新藥業等標的。

相關閱讀
- 知名藥企,50億投資跨國醫械公司2019-04-10
- 2017中國醫療器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及數字醫療產業發展前景2017-07-18
- 北京重大醫改: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將成歷史!2017-03-24
- 【擴容270億】6700醫院要建康復科,52款設備要火!2016-12-05
- 醫療服務價格大放開 耗材企業再受沖擊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