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中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增速依舊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但是,在這場經濟危機中,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據海關統計,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達162.8億美元,同比增長28.21%。其中,出口額為110.6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1.46%;進口額為52.16美元,同比增長了21.81%。醫療器械對外貿易繼續保持順差,順差額達58.51億美元,與同期相比順差擴大了17.18億美元。
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增幅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7.8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額增幅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8.99個百分點,進口額增幅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5.48個百分點,再次出現雙增長。
歐美日市場需求不減
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到217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香港和英國繼續為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前五大貿易伙伴,所占比重達53.55%,比2007年下降了1.58個百分點。在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金額前20個國家中,巴西是出口額增幅最大的國家,達到77.24%。2007年增幅最大的比利時,在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對其出口額增幅仍然保持了44.96%的增長率。
2008年,我國從98個國家或地區進口醫療器械產品52.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81%。其中,從歐洲進口額為20.0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78%,從亞洲進口額為15.4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4.36%,從北美洲進口額為15.4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55%。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德國、日本,其中,美國進口額為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09%;從德國的進口額為9.55億美元,同比增長22.44%;從日本進口額為9億美元,同比增長24.75%。我國從美、德、日三國進口額所占比重達到64.34%,比2007年下降了0.91個百分點。此外,進口額過億美元的國家有10個,與2007年相比增加了兩個國家,為愛爾蘭和新加坡;超過千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有21個,如意大利、以色列、瑞典等,也比2007年增加了兩個。
2008年,我國進口醫療器械中,有15個類別產品超過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5個;有41個類別的產品超過千萬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3個。進口類別中,我國進口的醫療器械產品以高端醫療診治設備和實驗室設備為主,用以彌補我國在高端醫療設備市場的空白。
診療、敷料和耗材類產品保持強勁增勢
我國的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醫用敷料和耗材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性價比優勢,2008年,我國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出口額達到36.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1.64%;醫用敷料出口額達到31.1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9.40%;耗材類出口額達到18.5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0.08%。而且在100個編碼的醫療器械產品中,有26個類別的商品超過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4個;36個類別的商品超過千萬美元,與2007年持平。
在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中,出口超過億美元的還有:CT出口額為2.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9.36%,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出口額為2.03億美元,同比增長51.51%,核磁共振出口額為1.5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9.76%,病員監護儀出口額為1.5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6.39%,B超診斷儀出口額為1.0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88%等。
加工貿易出口下降2.29個百分點
2008年,我國醫療器械一般貿易出口額為65.1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4.91%;加工貿易出口額為40.8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84%,占醫療器械總出口額的36.91%,比2007年下降了2.29個百分點。主要區域以我國加工貿易比較發達地區為主,如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及浙江省,方式主要以OEM和跨國公司的ODM為主,其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日本和德國,占我國醫療器械加工貿易產品對全球出口額的50%以上。
2008年,廣東省醫療器械出口額為27.52億美元,同比增長48.40%,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占全國近1/4(24.87%)的比重。緊隨其后的是:江蘇省出口額為19.93億美元,同比增長24.90%;上海市出口額為18.09億美元,同比增長17.60%;浙江省出口額為16.25億美元,同比增長36.35%;深圳市出口額為13.61億美元,同比增長56.25%。表明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集中度繼續向該區域集中,逐步體現了集群優勢。上述地區出口的產品以中低端醫療診治設備、醫用敷料和中低值耗材類為主。
醫械經營規模優勢尚未形成
2008年,我國經營醫療器械產品出口的企業有2.13萬家,出口額超過億美元的有8家,占比0.04%,比2007年增加了4家,其中5家為合資或獨資企業。出口額超過千萬美元的有161家,占比0.76%,比2007年增加了33家;出口額超過百萬美元的1529家,占比7.22%,比2007年增加了320家。近92%的經營企業出口額在百萬美元以下,表明我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尚處于“小”、“散”之中,行業整體規模尚處于起步階段。
據SFDA披露,截至2008年底,我國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3萬家,超過歐美國家的總和還要多。隨著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對調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提高產品檔次和優化整合經營企業將起到促進作用。
2008年,我國經營醫療器械產品進口的企業有1.11萬家,進口額超過億美元的企業有2家,為美敦力醫療用品技術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進口額超過千萬美元的企業有98家,占比0.89%,比2007年增加了10家。進口額超過百萬美元的企業有598家,占比5.41%,比2007年增加了57家。余下占93.7%的1萬家經營企業,從經營企業性質來看,民營和股份制公司為主。
今年我醫械出口機遇大于挑戰
2009年,發達國家因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勢必下調公共健康福利預算,故尋找物美價廉的替代產品已成為各國的頭等大事,這為我國質優價廉的醫療器械產品提供了增長機遇,表明2009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出口仍可維持穩定高速增長的態勢。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