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醫療器械公司"逐鹿"數十億元介入治療市場
記者最近從第19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大會上獲悉,2007年我國介入治療市場支架的銷售額近40億元,2008年的銷售額繼續上升。
中華心血管病介入學組常務委員、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呂樹錚介紹說,2007年全國共完成14萬余例心臟介入手術,其中北京的介入手術數量占全國第一。2008年介入手術數量將近16萬例。
呂樹錚是國內較早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專家。他說,相對于我國數千萬的心肌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人數,目前介入治療的病例數還是少數,其間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國內如此巨大的介入市場,吸引了國內外醫療器械公司“逐鹿”。據了解,我國市場的藥物支架原本是強生公司和波士頓科學公司的雙寡頭競爭,進口產品的價格多在3萬到4萬元。但是隨著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藥物支架于2005年上市,逼迫國外廠商將同類產品價格降到了2萬元左右。此后,國產藥物支架逐漸占領市場。
“同樣的設備和材料做出的產品,國產產品的價格只有進口產品的60%左右。這個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關業內人士指出,醫療器械更新很快,一旦有性能更高的新產品上市,舊產品很難逃脫被打入“冷宮”的厄運。
2008年為搶占市場,國際企業紛紛爭出新品:在今年的長城國際心臟病學大會上,強生公司再次推出新一代藥物支架――Cypher Select Plus,美敦力公司也改進推出了支架輸送系統的新藥物支架――Endeavor Sprint。這兩種新藥物支架都在改進支架輸送系統下工夫,以減少產品與血管壁的摩擦,從而減少輸送支架時的創傷,降低病人的手術風險。
與此同時,在國家產業政策鼓勵下,幾家國企的高新技術產品也已陸續推出,如大連垠藝的“無聚合物載體的藥物洗脫支架”、樂普公司的新一代“納米技術”支架、易生科技的“微創介入支架”等。
業內人士預測,2009年隨著更多國產企業的加入,我國介入治療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升級。

相關閱讀
- 樂普醫療:高速成長中的介入醫療器械龍頭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