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制改革創造利好 醫療器械行業現回暖趨勢
從市盈率來看,醫療器械平均市盈率高于醫藥板塊整體水平,萬東醫療、新華醫療和魚躍醫療目前的市盈率分別為59倍、43倍和37倍。
不過,李珊珊認為,從國內外幾個典型醫械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與PE的歷史數據來看,在凈利潤增長率高的時候,PE就相對高,增長與PE呈現正相關是共性。因此,用某個固定值來衡量醫療器械行業的PE似乎不太合理,應該是一個與增長率正相關的動態估值。醫械不是一個齊漲共跌的行業,相比全行業的估值,醫療器械行業更應該注重選擇公司。
記者注意到,從現已披露的業績來看,除萬東醫療2008年前三季度主營凈利潤同比略有下降,新華醫療和魚躍醫療等個股各項財務指標出現兩位數增長。新華醫療200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同比增長22%,凈利潤2164萬元,同比增長17%;魚躍醫療200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05億元,同比增長43.8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207萬元,同比增長38.76%。
另外,達安基因、科華生物三季報業績同樣增長平穩。東北證券醫藥分析師宋晗向記者表示,科華生物2008年走勢比較穩定,達安基因股價波動較大些。從持倉情況不難看出機構投資者對診斷試劑這類醫療器械公司的看好程度,基金在科華里的比例不小,估計占流通股40%以上,達安基因稍微少一些,但也不低。
沖擊滯后還是已經企穩
近期一輪反彈加上“新醫改”擴容,醫療器械行業似乎將走出“溫而不火”的行情,進入回暖上升期,那么金融危機對醫療器械子行業的沖擊會不會是滯后的?
目前,在海外上市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走勢明顯受到金融危機的拖累。美國曼哈頓資本集團執行董事王進向記者表示,邁瑞醫療和中國醫療技術公司業績雖有不同程度增長,但低于預期,同時受大環境影響,股票表現欠佳,低于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指數。兩股均有大幅度下跌:邁瑞的股價前三季度大致橫盤,較為抗跌,但10月開始下挫,目前徘徊在18美元左右,較年初縮水一半;中國醫療股價則從58美元掉到了17~18美元。
然而,高盛11月12日發布醫藥行業報告卻對中國醫療器械公司情有獨衷:隨著對信貸風險和全球需求放緩的擔憂,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因基本面強勁,財務狀況良好,成本具有優勢,并且政府持續支持可獲得的醫療服務改善,其吸引力反而將增加。
對此,上述上海某證券的分析師表示,目前國內的醫療器械企業還是以低端的器械為主,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優勢就是競爭優勢。雖然部分企業業績增速有所放緩,但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另外,對于國內上市的優質醫療器械企業而言,也應該不會出現“滯后”效應:“看病的人不會明顯減少。而且隨著危機的發展,對藥物和檢查類機械的需求還會增加。因為民眾身體健康狀況有可能因此下降,患者增多。”
不過,有謹慎的分析師則指出,信貸危機和市場總體財務不確定性將打壓固定設備的需求,因醫院可能減少支出并延遲高價醫療器械的采購。另外,“新醫改”和80多億元新增資金究竟能對診斷試劑產業產生多大的促進作用,尚需具體分析,“總體來看會有受益,但各個地方招標不一樣,需要一個一個地去投標,不確定性非常大”。

相關閱讀
- 2021年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2021-04-14
- 15家械企被納入黑名單2021-02-24
- 91.7萬個耗材 多家知名械企中標2020-07-21
- 疫情過后醫療器械行業將爆發式增長2020-02-25
- 遭上交所質問,新華醫療回復了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