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配套方案兩會前或出臺 醫療器械先享受利好
“千呼萬喚始出來”,新醫改實施方案的“面世難”已經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此前紛傳醫改的具體配套實施方案將于今年元月“面世”,但進入2月,五大配套方案仍未浮出水面。讓人欣慰的是,1月21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分析人士認為,這再次縮短了醫改配套方案正式露面的時間表。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堅持認為,醫改實施方案將于兩會之前面世,否則,百姓的醫療保障問題又少不了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提案。
據了解,國務院通過的新醫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用于保障五項基本改革。但8500億元的具體分配尚不明確,分析人士普遍認可的一點是,投資加大將給醫療器械、普藥、醫藥商業等板塊帶來整體增量,但具體利好程度很難量化,需待政府的細則,具體到每一家企業、每類藥品的市場份額和毛利率變化也難以一概而論。
8500億元投資分配猜想
新方案顯示,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將提高至每人每年120元。分析人士認為,僅補助標準提高這項內容就將帶來高達1000億元的醫療費用增量,加上8500億元的投入計劃,將使得醫療器械、普藥及醫藥商業顯著受惠。
渤海證券研究員馬霏霏認為,這筆投資將主要投向提高醫保補助標準導致的投入、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的建設、公立醫院改革特別是取消藥品加成帶來的對醫療機構的補貼等三個方面。這也是分析人士普遍認可的分配猜想。
由于目前政策并未對這8500億元作出分配說明,分析人士對這一投資的流向有頗多猜測。具體到8500億元在這三個領域中的分配比例,分析人士表示很難進一步猜測,但可以預見,這部分投資將給藥品及醫療器械市場帶來較大的增量。
經粗略測算,馬霏霏認為,到2011年,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三大保障體系的支出要比2007年整體高出2200億元左右,2011年或將為市場帶來3331億元的新增醫療費用供給。
她表示,如果按藥品消費占50%計算,藥品市場將增加1666億元的費用供給。隨著醫改的逐步推進,未來政府在醫療保障方面的剛性支出將逐年加大,即使在宏觀經濟周期性回落的情況下也能支撐居民醫療保健消費的增長,并從而帶動藥品消費的增長。
數據顯示,2007年政府的衛生投入為1989.96億元,2008年約增長20%左右。長城證券研究員王茜認為,未來三年內共投入8500億元,相當于未來三年的財政衛生支出在現有基礎上每年增長10%左右,相比之前三年的投入,增速是有所下降的。但也有觀點認為,這筆投入將為醫藥行業未來三年的平穩增長提供保證。
然而, 銀河證券研究員李鷹鵬認為,盡管政府將投入8500億元巨資,但仍然不能滿足醫療改革的需要,無論是補需方(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還是補供方(如解決醫院補償問題、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都需要巨額投入,單純靠政府的力量仍遠遠不夠。他建議,可以考慮允許和引導其他資金介入高端醫療機構和醫療保障領域。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