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醫生臨床工作中的法律常識
【摘要】在當前嚴峻的美容行業醫療環境下,美容醫生如何在法律上保護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積極的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全面的熟悉美容就醫者的法律權利和自己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美容醫生才能在臨床工作中規范具體的治療過程,這不僅有利于美容醫生的自我保護和自我提高,還可以促進美容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美容醫生 臨床 法律常識
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轉化為現代醫學模式,即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同時,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在不斷更新。除了人體器官的完整和生理功能的健全外,人們對外在的容貌、體態美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容不再是少數高薪時尚人士的專利,而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當前,醫療美容機構數量日益增多,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美容外科手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美容行業發展蒸蒸日上。但是由于美容行業各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和職業醫師魚龍混雜,醫療美容業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新聞媒體也時有報道,因此該行業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美容行業醫療糾紛的發生原因復雜,與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責任心、服務態度、職業道德及管理人員的素質、作風和醫院對糾紛處理的方式有關,而且與公民的社會保健意識和法律意識等因素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即使越來越多的高、精、尖技術設備的參與,美容醫師也很難使患者達百分之百的滿意率。這就要求美容醫生除了要在醫療技術方面精益求精和道德修養更加提高以外,基本的法律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容醫師法律知識薄弱與醫療糾紛的發生有緊密的相關性。具備法律觀念的美容醫師,不但可以在醫療糾紛發生時從容應對,而且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更多的患者,從而為美容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1 美容醫師要正確認識醫患法律關系的性質
從法律屬性上看,由于美容機構自身經營性質和管理上的獨立性、贏利性,醫學美容活動中的醫患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患者花費大量金錢,就是購買美容醫師通過其醫學技術帶來的美容效果,不是僅僅購買醫師的職業勞動,這與普通醫療活動有很大不同,所以醫學美容中醫患關系就是一種消費——服務關系。近年的多數涉及美容的訴訟大多根據《民法》、《消費者權益法》來調處也說明了醫學美容中醫患關系的特殊性①。因此,在美容就醫活動中,醫患雙方建立平等的醫療服務合同,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雙方地位平等,都要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履行義務。任何一方違反了自己的義務,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 美容醫師要明確患者有哪些權利
2.1 患者有權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 如患者有權選擇提供治療的醫師,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患者有權選擇適當的治療材料。
2.2 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知情同意權已成為醫療道德的重要原則,成為構建現代醫患關系的基礎②。在美容醫療活動中,尤其是美容手術,是一種創傷治療,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存在術后的疼痛、腫脹及長時間的康復和手術痕跡的殘留。如手術完成后,如果瘢痕明顯,手術效果不滿意,這樣的手術不但起不到解決就醫者的心理需求的效果,相反可能更會加重其心理負擔。這些損害足以構成法律上的損害后果,而醫生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在于其目的是治療疾病,前提是得到了患者的許可。在得到患者同意時,手術造成的損害屬于允許的損害,醫生免于承擔法律責任。知情同意權包括知情權和同意權兩個方面。同意權是自主權的體現,要實現同意權,必須先實現知情權。而知情權的實現需要醫生盡到說明義務③?;颊叩闹闄鄳ㄈ椈緝热荩?1)病情了解權;(2)治療方案知情權,即患者有權了解美容醫療機構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及其利弊;(3)醫療費用知曉權,即患者有權掌握醫療費用的明細、用途③。隨著新的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在醫學美容中不斷運用,醫學美容治療費用明顯高于普通醫療活動費用,動輒成千上萬,不僅讓很多求美者望而卻步,即便有經濟承受能力者也易心理失衡,治療效果稍不如愿,極易引發糾紛乃至訴訟。而患者的同意權即是患者在知曉上述信息后,自主選擇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治療方案的權利,甚至拒絕治療的權利。
2.3 患者的隱私權 接受美容治療的就醫者,絕大部分人希望能盡快以自然的面貌出現在眾人面前,并且不希望自己接受美容治療特別是整形手術的事實被太多人知道。尤其是一些手術如隆乳、婦科整形手術等,這對就醫者而言更是自身的隱私。美容醫生如何在美容醫療實踐中,恪守美容醫學保密原則,切實有效地保護美容受術者的隱私,使之不受到侵犯,首先應該了解隱私權和知情同意權有密切的聯系。美容醫護人員要有效地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就應對凡涉及其隱私的行為,都預先征得美容就醫者的同意,尤其在當前人們心理上格外敏感和保守的情況下,更應如此。
3 美容醫生還應知道自己有哪些義務
醫療機構或者說醫務人員的義務就是依照醫療法律法規、診療常規、醫學知識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盡可能完善的醫療服務,以期待患者的有效康復,即盡到注意義務。同時,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權充分實現,還應盡到說明義務③。
注意義務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該想到的都想到,該做到的都做到。主要義務如下。
3.1 診斷時的注意義務 美容醫生在接診時,應仔細詢問病史,規范查體,不可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如患者的情況不能通過美容手段解決,應建議去相關專業科室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3.2 治療時的注意義務 一般分三個階段:治療前、治療過程中、治療后注意義務。治療前,主要是做好以談話為主的“醫患溝通”。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
3.2.1 執行談話、簽字制度 長期以來,醫院執行手術、麻醉前談話及簽字制度,對于減少糾紛起到了積極的預防作用。美容臨床中的治療前談話也尤為重要。就醫者在術前有知道手術風險和同意是否手術的權利,而醫生和醫療機構有向其完整詳細告知的義務。因此,簽定術前知情同意書非常重要[4]。其要點是: (1)詢問清楚美容手術的目的,是單純為了美容還是為了改善功能,或者兩者皆有。(2)詢問清楚患者美容術后欲達到什么要求。如重瞼術,是希望寬一點好,還是窄一點好;是希望開扇型,還是平行型等。因為美容手術效果的分析和評價具有特殊性,手術成功的標準具有相對性而非絕對性,成功的手術應當是就醫者、術者和第三者們都表示滿意,而這三者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在于就醫者本人,這種判斷無疑會受到就醫者的審美修養、文化程度、職業、愛好、心理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客觀上存在著社會大眾的審美觀、整形醫師的審美觀與就醫者審美觀的差異。當然,美容醫師會盡可能滿足就醫者的審美要求,但從客觀上講也很難做到使每位就醫者完全滿足。所以,美容醫生決不能把治療效果說的過于完美,一定要將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不滿意結果提前告之美容就醫者,以避免治療后效果反差太大引起的醫療糾紛,努力使患者治療后可能出現的“無理糾纏”降至最低的程度。(3)醫生要向受術者說清楚治療方法、治療過程、治療效果、并發癥等,使其有心理準備,便于與醫生配合,也便于患者對是否接受美容治療尤其是美容手術下定決心。在手術方式的選擇上應本著客觀求實的態度,在術前一一向就醫者介紹其優缺點。如埋線法和切開法行重瞼成形術,要向就醫者說明:埋線法,術后瘢痕不明顯,易修改,但對腫泡眼和上瞼皮膚松弛者不適合,術后有松脫的可能;切開法恢復慢,術后瘢痕較明顯,失敗后較難修改,但能對上瞼進行較大程度的調整。在醫生介紹的基礎上供就醫者選擇。
3.2.2 明確溝通內容 美容醫生與美容就醫者及其家屬溝通的內容主要包括:(1)向美容就醫者介紹自己;(2)向受術者及其家屬交代診療計劃;(3)向受術者講解有關檢查、治療和手術的必要性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或意外;醫學美容的治療手段多為外科手術,而且很多為不可逆性手術,如近年來廣泛應用于醫學美容中的激光技術雖具準確性高、出血少等優點,但畢竟仍為創傷性手術治療,而創傷愈復過程中難以絕對避免的瘢痕、色素沉著或脫失等問題,不僅影響美容效果,而且多為醫患糾紛的焦點。(4)認真傾聽美容就醫者提出的問題,并予以準確的回答,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撫慰;(5)將可預測的術后病情變化和處理,向受術者說清楚。
3.2.3 尊重美容就醫者的權利 隨著醫學的發展,可供選擇的治療和手術方法很多,受術者有權根據自己的要求和經濟狀況進行選擇。
3.2.4 術前術后照相 術前術后進行對比照相可顯示美容手術的效果,既便于總結經驗,進行學術交流,又可在受術者對手術結果不滿意時,用于解釋和辯駁。術前術后照片都不應化妝,其大小、位置、背景角度都應盡量一致,以便于對比,具有說服力⑤。治療過程中,美容醫師也應盡到注意義務。一般而言,就醫者在手術方式及麻醉方式的選擇上參與度要較以上的內容小,醫生在其中起主導作用。這就對醫生尤其是一位美容醫生提出較高的要求④。在切口處理的選擇上,應將切口選在隱匿的部位。比如,隆乳術應盡量選用隱蔽性較高的腋下切口,而不能為了縮短手術時間而選用皺襞下切口。切口的縫合方式應盡量采用皮內縫合法,以減少術后瘢痕的明顯程度。此外,大部分就醫者對疼痛非??謶?。有一些手術采用局部麻醉,就醫者在清醒狀態下完成手術,因體會了手術過程而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安。因此,在麻醉方式的選擇上,最好是使就醫者在一種“無知覺”的情況下完成手術④。如一些較大的手術如隆乳、脂肪抽吸術中,采用靜脈麻醉的方式,就醫者完全是在睡夢中完成手術,醒來時對手術過程沒有記憶,也就不會遺留心理上的恐懼感。治療后的注意義務也非常重要。有些美容醫生雖然治療技術很高超,但不太在意治療后的護理,由此導致患者術后注意事項不明了,引起治療后并發癥增多。如磨削術后,未告之患者注意防曬,導致術后色素沉著等。
說明義務是指,美容醫生在履行說明義務時,一定要做到如實告知,不能過分夸大,也不能縮小,更不能無中生有,刻意隱瞞,更不能誤導患者。不能因為想拉住就醫者進行手術就把一些可能出現的手術并發癥不告訴就醫者,或是以含糊的語言一帶而過。
美容醫生在了解患者的權利和盡到自己的義務的同時,還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做好完善的病歷記錄,即要書寫好、保存好證據。我國法律對醫療侵權的歸責采取過錯責任原則,即醫療機構只有在有過錯且該過錯導致損害后果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無過錯不承擔責任④。是否存在過錯,即醫療機構是否違反說明義務,是否違反注意義務,都需要醫療機構進行證明。這就是我國法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指醫療機構有無過錯及過錯與損害后果有無因果關系不需要患者證明,而是由醫療機構證明。所以說,醫療機構要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必須提交整個診治過程的書面記錄乃至治療前后的照片等資料,以供法官和鑒定人員判斷。因此,規范完整的病歷資料非常重要,美容醫生要認真記錄,實事求是。這樣,如發生醫療糾紛時,可使醫院、醫生取得主動。這就是舉證責任倒置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法律知識對于美容醫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容醫療行為前,向美容就醫者履行風險告知義務,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要顧忌其了解治療的風險后放棄手治療而失去經濟效益,便剝奪患者的知情權,否則,只會給自己留下后患,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時,處于不利的法律地位。所以,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不僅有利于減少醫療糾紛,而且有利于美容醫生自我保護、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從美容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做好美容醫療糾紛的防范,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積極促進我國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文剛,舒玲華.論醫學美容醫師的職業素質.醫學與社會,2003,16(2):30.
2 彭慶星,何倫,秦守哲,等.美容醫學基礎.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419.
3 張東東,聶學.淺談外科醫生應具備的法律知識.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1):1-2.
4 葛紅,李戰強,杜太超,等.“人性化”的美容外科臨床工作.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4,10(1):41-42.
5 彭曉云,周志剛,陳德添,等.防范美容外科糾紛的思考.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4,10(2):106-107.

相關閱讀
- 我國有望出臺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2009-11-17
- 績效工資將助推三大醫改措施啟動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