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產業市場空間大:各路資本加速布局
作為今年移動互聯網最火的領域,移動醫療自然不缺乏資本的競相追逐。 移動醫療并不只是簡單的移動通信醫療穿戴設備。按照國際醫療衛生會員組織的定義,mHealth(MobileHealth)是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如移動電話、平板電腦和衛星通信面向個人或者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
目前,基于APP的移動醫療主要采取B2B和B2C兩種模式,前者面向醫院醫生,后者面向用戶。但無論是哪種模式,其本質就是通過用戶和醫生間的有效交互,實現對用戶疾患與健康的移動管理。 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作出的最新預測,到2017年,全球移動醫療市場的規模達到230億美元,到2020年,該指標有望超過490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內移動醫療的市場空間更為誘人。除了高達3.3億的高血壓患者外,國內糖尿病患者達1.14億人,而且慢性病發病群體呈現出年輕化趨向;不僅如此,中國人口老齡化嚴重,目前超過65歲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9.5%,2030年該指標將達到16.2%。而這些慢性病或老齡化群體都不約而同地需要通過移動醫療設備監測生理指標。據第三方機構艾媒咨詢預計,由剛需產生的中國移動醫療的市場規模今年將達23.4億元,2017年底將突破125億元。 具有互聯網與移動基因的IT巨頭自然不會放過移動醫療大蛋糕。前不久蘋果公司推出了HealthKit平臺,而且日前蘋果已先后與美國電子病歷提供商EpicSystems和MayoClinic、美國國內領先的醫療保險企業聯合健康集團和嬰幼兒食品生產商Humana開展合作,并在HealthKit平臺上推出相關服務,同時蘋果正在尋求更多的醫療合作伙伴。與蘋果競爭,谷歌日前推出了GoogleFit的醫療和健身平臺,以用來收集和整合來自健身追蹤設備和醫療類應用的數據,同時實現健身應用程序和可穿戴設備的同步。此前,谷歌開發出了一款隱形眼鏡,該眼鏡內有微小無線芯片和傳感器,能夠檢測并傳輸糖尿病患者淚液中的血糖水平。 國內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面對移動醫療的燒錢也格外亢奮。
如阿里推出了“未來醫院”計劃,通過支付寶對醫療機構開放包括賬戶體系、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而且支付寶目前已接入全國數十萬家藥店,并在部分醫院支持在線掛號預約和醫保實時結算。同時,百度與智能設備廠商和服務商聯手推出“北京健康云”,與百度云形成無縫對接,用戶通過這些健康感知設備,實時監測到自身健康數據,而且此前百度已上線了dulife智能設備平臺,并與硬件廠商合作,推出了健康手環、智能血壓儀和智能體脂測量儀等多款移動健康設備。而在此次巨資入股丁香園之前,騰訊就牽手好大夫和中澳凱爾嵌入醫療服務市場。
風險投資同樣瞄上了移動醫療這塊肥肉。據全球清潔能源通信和咨詢公司MercomCapitalGroup估算,僅2013年,風險投資家們共向醫療健康初創企業投資了22億美元,其中有5.64億美元投向了移動醫療企業。而在國內,除了丁香園成為了“吸金巨人”外,“春雨掌上醫生”最近三年就先后引入高達6100萬美元的VC資本。
顯然,移動醫療已經串起了一個長長的產業鏈,在這一產業地帶,既有移動醫療服務商的長袖善舞,也有IT巨頭們的縱橫捭闔,還有風險資本的紛至沓來。還可以看到移動運營商、數據公司、保險企業等許多摩拳擦掌的身影。據市場研究公司ABI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16年,全球移動醫療服務應用將為移動運營商帶來115億美元收入,而醫療設備廠商、內容與應用提供商及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商將分別獲得66億美元、26億美元和24億美元的收入。在如此誘人的產業蛋糕面前,各路資本加速布局也不難理解了。

相關閱讀
- 美敦力在中國尋找移動醫療新機會2016-05-31
- 到2019年,醫療器械行業面臨的6項大概率事件2016-02-24
- 進口替代成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新趨勢2015-07-28
- 今年全球高級患者監測設備市值達314億美元2015-07-20
- 移動醫療再現億元級融資201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