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icient:2016年互聯網醫療指南十大必讀趨勢
Perficient近期發布了2016年互聯醫療發展十大趨勢的報告,了解這些趨勢不僅能幫助醫療機構在這個用戶至上的時代中生存下來,同時對其可持續發展也大有裨益。
1、遠程醫療之年
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有一位每月都要兩次乘坐超級巴士去芝加哥的男子,與其他被超級巴士上免費Wi-Fi和充電插口所吸引的乘客不同,這位男子乘坐超級巴士的目的是往返12小時去找一位可以治療他所患疾病的專家就診。
在賓夕法利亞州的農村,一名中年女子被診斷出患有四級膠質母細胞瘤,并且醫生告訴她只能堅持3-6個月的時間了。她希望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度過最后的日子,但是離她家最近的醫院都有1個小時車程,所以在最后對抗病魔的過程中,她的家人只能全天輪流照顧她。
在加利福利亞州,一位年輕的自由職業者承受著養家的巨大經濟壓力。他家使用的是高免賠額的健康保險計劃,但是他發覺在忙碌的日程安排中,抽出時間坐在候診室里等候做預防保健或與醫生商量正確地管理糖尿病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以上三個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將我們帶到互聯醫療的核心地帶,即一種利用科學技術提供遠程醫療保健服務的模式。
近幾年,互聯醫療領域的投資持續增長,醫療保健技術的創新為數百萬病人提供了新型的治療方案。隨著健康計劃和醫療保健機構的深入合作,報銷制度也在日益成熟,因此遠程醫療服務越來越受歡迎,于是今年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趨勢。
為了更好的利用遠程醫療,我們必須了解以下兩件關鍵的事情:
其一是醫療機構的數字化變革,讓患者和醫生共同參與治療的過程。
其二是“醫療無處不在”的核心是數字化變革。事實上,醫療機構對“醫療無處不在”是否準備充分可以直觀地從機構的數字化變革的成熟曲線上看出。這需要檢驗七個維度:1)對患者/成員的洞察;2)策略;3)設計過程;4)技術;5)度量標準;6)運營;7)文化
通過對7個維度的考察即可評估出醫療機構的準備是否充分,同時也能看出他們是否能制定出未來發展的計劃和方案。
互操作性和數據交換標準的應用
數字化改革有助于數字技術在醫療護理過程中的運用,比如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信息交換技術,毫無疑問都得益于互操作性和數據交換標準的應用。
遠程醫療所需的數據收集設備與雙向標準的信息聯系緊密,在未來互操作性可將實時的、關鍵的醫療數據聚集成一個網絡,這將會成為醫療保健領域的革新,也能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提供新的方法。
遠程技術解決了世界范圍內各個地方之間因距離產生的醫療難題,在未來有望實現抑制醫療耗費成本的增長。就上文提到的三個案例來看,遠程醫療能使辛辛那提的患者與芝加哥的醫生遠程地共享醫療數據,虛擬化問診可以為他提供了和醫生見面且免去長途跋涉的機會。
遠程患者病情監測被證實在治療癌癥和偏遠地區患者就診上極為高效。此外,遠程醫療還可以幫助忙碌的父親治療慢性糖尿病,為他的健康身體提供預防護理。鑒于此,我們認為2016年醫療行業最大的變革將體現在遠程醫療上。
案例分享
北加州的Kaiser Permanente醫療中心是美國實行非盈利型健康計劃最大的機構之一,他們希望通過自動化服務流程使越來越多的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方式更簡單,從而減少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工作負擔。
如果病人能使用在線問診的方式,就可以采用自助癥狀檢查的方案給護士和醫生發送檢測報告,報告中會清晰地顯示出需要復診才能確診的病例,這樣的方式會比護士通過電話與患者交流更加高效。目前已有超過90%的患者表示更加青睞在線問診的方式,并且在以后會繼續使用。自動化流程服務的第一步每年就將可節省50萬美元的醫療成本。
2、市場驅動患者參與積極性的提高
隨著一些有意義的技術出現,以患者為核心的醫療科技還有很多待改進之處。畢竟,實施病人信息門戶系統最重要的是將這些有意義的技術與電子健康檔案的使用相結合。
根據研究顯示,醫療技術人員常常假想患者對參與他們的健康信息管理有著極大的熱情,可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假設。在思考自己對什么技術始終保持極大的熱情時,我們并不會站在系統開發者的角度去思考。那為什么這些技術能讓我們參與進來?
因為它們是為我們而設計的。開發者們會考慮如何將科技創新的模式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而將人們的看法考慮在內,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源自大眾的生活經驗,相應的技術成果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就是說,這些技術能取得成果是因為受到了市場的驅動。
因此,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向以提高患者參與度為核心的市場驅動方向。最值得注意的兩點是:1)彎曲成本曲線 2)改善績效激勵成果
在這兩方面我們可以使應用科學技術來激勵和推動醫療消費行為,以滿足市場驅動的目標。
我們還發現,提高患者參與度的核心內容也開始向醫療保健中的設計思維轉變。什么是設計思維?即顛覆傳統技術解決方案的發展思路,在舊的思維模式下,提出新的觀點,解決方法也就應運而生了。
在將新技術推廣至患者群體之前,必須了解如何為那些缺乏參與熱情的患者提供解決方案,這一點需要機構戰略性地思考。
一些醫療保健機構,比如Florida Blue和Marshfield Clinic很早就成功地被市場驅動。他們把用戶調查作為解決方案的基礎,利用調查結果去了解患者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向他們灌輸“這就是你們需要的”的想法。
這樣的策略性解決方案會增加患者的能動性,為了自身利益,患者將彎曲成本曲線,因為條件允許他們這樣做。
案例分享
醫療衛生系統為一個“患病”網站開藥——客戶的公眾網站操作困難并且缺乏吸引力,已經過時。于是重新開發了一個包括新網站在內的數字系統,新網站加強了搜索功能:搜索引擎優化地址、靈活的網站導航。這個網站有活力、吸引力,在臺式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上都可提供無縫的最佳瀏覽體驗。
網站做到了以下六點:
1、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戶忠誠度,同時激發了患者參與積極性;
2、加強發布工作流的能力,讓內容作者可以參與并減輕對技術用戶的依賴;
3、公司能夠有效地吸引手機用戶并傳遞信息給多種設備的用戶;
4、提供升級的、互動式的用戶體驗;
5、作為交流溝通的工具去吸引現有用戶和整個社區的潛在用戶;
6、充當“數字化大門”的角色,贏得潛在用戶。
3、以治療結果為根本的護理會一直存在
我們將注意力轉向現存的、更長遠的患者健康狀況管理方案,這樣的方案注定會取得成功。以結果為根本的護理就是這樣的方案,包括縱向的、以患者為主的護理計劃,并將在患者信息門戶系統的未來發展中留下深刻印記。
縱向醫療保健計劃符合以治療結果為根本標準,這是一個護理團隊的全體成員,包括患者在內都能參與其中的計劃。據Chilmark Research提出,長期護理計劃僅在理論上成立。
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實施這些計劃仍然需要依靠書面溝通和電話交流。因此,患者很難有機會真正參與到這樣的計劃中。
護理計劃有一個觸及核心的重要目標,即希望得到覆蓋整個護理階段的數據,最終打破傳統實體商戶的局限,觀察并記錄日常護理的情況,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展示患者的健康情況以及如何長期改善和保持健康的方法的全貌。
此外,實現此護理計劃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并最終殊途同歸:互用性與數字化護理計劃和通過門戶連接患者。
以患者為中心的數字化護理計劃還在發展完善中,距離真正實現仍需幾年時間。然而,我們可以將目光投向已經在護理模式上取得成功的醫療衛生系統,其成功地將患者信息整合并增加了對用戶數字化參與度的投資。
例如New York Health&Hospitals為了解患者數據做出巨大投資、Hospit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CA)克服重重困難為全國各個群體的患者創造醫療門戶網站。
互用性與數字化護理計劃
將數據融入到醫療護理門戶網站是大勢所趨,但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近幾年行業內的并購事件使數據系統變得更加復雜。雖然如此,醫療行業在未來幾年內仍會加大力度發展數字化護理計劃,讓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在護理階段與患者信息化協同發展。
以結果為根本的護理有望幫助患者成為護理團隊最重要的成員。具有挑戰性的是,患者不能自主地進行縱向的醫療保健計劃。我們正將患者的數字參與滲透到以結果為根本的護理的新浪潮中。這樣一來,護理門戶網站中的電子護理計劃就能夠順利運作,并通過護理門戶網站最終深入于患者體驗中。
案例分享
升級版護理門戶網站提供了無縫個性化體驗——某大型醫療保健服務機構需要建立一個護理門戶網站以滿足日常運營所需,同時提高患者的整體用戶體驗。最終設計了一個能傳遞患者個人體驗、整合各醫療系統的數據還能讓患者隨時隨地管理他們的健康狀況的方案。
以RESTful API(目前比較成熟的一套互聯網應用程序的API設計理論)為基礎的方案提高了該項目的響應速度,在查詢醫生、預約醫生和支付賬單方面的整體用戶體驗都有所提升。除了重點滿足患者的需求外,護理門戶網站也達到了美國聯邦政府“有意義使用”政策關于保存、調用和傳送患者電子健康檔案的要求。
4、大型醫療機構兼并影響用戶體驗
醫療保險的話題在2015年被廣泛熱議,其中最熱門的當屬一系列大型機構兼并造成的醫療行業整合。Aetna收購Humana,Anthem收購Cigna以及UnitedHealth公司都進行了各自的整合。然而,醫療行業的整合并不僅限于行業巨頭,中小型醫療機構也加入到兼并浪潮中。
我們希望了解大型醫療機構的兼并將對用戶體驗產生什么影響,并從健康計劃的成本角度對兼并影響進行猜想。有些人認為行業巨頭兼并會增強投保人的議價能力,使醫療計劃的費用上升。有些人則認為兼并造成的成本節約確實會減少醫療計劃的費用。
還有少數人關注著醫療行業的進入壁壘以及“Geico for healthcare”進入醫療保險行業的可能性。而我們更關注醫療保險交易流程之外的變化。那么,醫療行業巨頭兼并究竟會給用戶體驗帶來什么影響呢?
可以根據用戶體驗的投資放緩或者停滯情況做出假設,短期內投資者仍會持觀望態度,直到兼并后的醫療系統開始有效運行。因此,大型醫療保險公司正把機會留給進入行業的新企業。
如果行業巨頭兼并后需要更多時間進行系統整合,那么將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加入醫療保險行業。如果這些新企業能提供更優質的用戶體驗,那么我們將見證這個行業戲劇性的變動。
由于醫療保險產品都大同小異,醫療機構應該采用差異化方案,既然最終選擇權在客戶的手中,留住客戶的同時幫助客戶從醫療成本的角度做出理智的選擇則非常關鍵,下列有幾項策略可供參考:
健康策略
健康策略是一項越來越來受歡迎的差異化策略。例如Humana保險公司的Humana Vitality健康項目,旨在發明并應用數字化工具關愛用戶的健康。為了深化健康策略,Humana公司最近宣布將和Weight Watchers、Kurbo Health合作推出減肥項目。
用戶360策略
根據零售行業的經驗,保險公司應用醫療計劃的數據并將它們整合到一個客戶數據庫中,以便統一整理各觸點的客戶信息,識別并重點關注會員計劃中最有價值的客戶,通過個性化服務吸引客戶,成立預測分析項目促進交叉營銷和向上營銷,最后提供閉環分析和持續優化服務。
遠程醫療
從遠程醫療的角度來看,醫療保險行業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醫療保健機構在報銷上遇到了難題,為了增加緊急護理的收入、降低護理成本,醫療保險公司提供了緊急護理和急診部的遠程醫療服務。去年,包括UnitedHealthcare和Horizon Blue Cross Blue Shield等醫療保險公司都加大了對遠程醫療的投資。
無論用哪種策略去提升用戶體驗,最關鍵的是,2016年用戶體驗將成為行業焦點。
案例分享
大型醫療計劃——患者門戶升級以滿足行業改革的需求
受到醫療護理行業改革和客戶期望轉變的影響,東南部最大的醫療機構需要升級患者門戶。通過我們的設計,體系構建和傳遞等一系列工作,用戶能得到個性化、持續化的服務。
主要特征包括:單點登錄、研究分析、問卷調查、社會化媒體、出色的商務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增加點擊量。成果數據如下:訪問人數增加了3倍,100%正行運行時間,購物車丟棄情況降低了17%,移動銷售的銷售轉換率達到11% 。
5、以患者為中心的活動監控
評估服務質量的能力正不斷增強。遠程醫療的核心是“讓醫療無處不在”,通過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技術、環境傳感器和生物計量學,實時連續地追蹤那些應用廣泛的產品。這些能體現運用信息方案治療疾病的優勢。隨著收集的醫療計劃數據越來越多,應用已有數據進行客觀初步預測會對醫療保健產生重大影響。
例如,在2014年,梅奧診所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手機APP記錄體重和血壓的心臟復健患者,患心血管疾病和90天內復發住院率都大大降低。根據調查發現,與只做復健的患者高達60%的復發住院率相比,APP用戶的復發住院率僅為20%。遠程醫療為弱勢群體提供了許多低價治療機會。
毫無意外地,美國國家立衛生研究院將遠程醫療列入到近期十四大目標的行列中。在繼續討論領先的醫療機構通過手機遠程聯結患者群體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以下行業應用:
提醒服藥的手機應用
應用提供商與醫療機構一起制定策略:進行電子護理的同時,首先保證提醒服藥手機應用的創新開發。醫療數據(呼氣分析、尿液樣本等)收集感應器的使用會促進這一趨勢的發展。
互動式療法
得益于語音識別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移動設備的互動式界面日趨成熟。這些成果將對高科技數字化醫療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用互動系統對門診病人進行教學指導。
移動化預測分析
醫療計劃早已采用預測分析的方法,這一方式在醫療機構之間也勢頭正盛,可視化數據服務和遠程醫療相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垂直化數字醫療計劃
在醫療護理中引入數字化護理計劃并通過患者門戶聯結患者群體都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想象一下,當能夠應用移動通信技術同步患者的日常生活,獲得患者治療依從將會變得輕而易舉。簡單的短信通知功能都對成果導向護理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還有四個需要克服的障礙:
一、數據完整性
移動醫療目前主要依靠主動報告的數據,帶來了數據有效性的挑戰。要克服這個挑戰,未來幾年內必須時刻關注生物計量APP的發展動態。
二、適用性
早期移動醫療和遠程醫療進入醫療行業時,不少機構忽視了“醫療無處不在”政策推行過程中的患者體驗。為了取得客戶的青睞和有效數據,必須確保患者即使在旅行途中也能收到通知。
克利夫蘭醫院的Cynthia Deyling醫生表示:“有時,住院復診在臨床治療中是適當和必要的。與其他醫院和醫療系統一樣,克利夫蘭醫院致力于通過加強患者指導、追蹤、交流和協調配合治療,減少可避免的住院復診情況。”
三、一體化
最近,醫療設備和電子健康記錄一體化在遠程醫療領域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情況會變得更加復雜,隨之而來的是更復雜的一體化和互用性問題。
四、數據安全
隨著移動醫療和互聯網使用的增加,必須提高對網絡安全的警惕。發展遠程醫療對我們來說還仍重道遠。
但有一件事是值得注意的:想做到真正的高效率,未來遠程醫療應用必須以患者為中心,超越“有意義的使用”政策并改善手機應用目前的操作界面。
案例分享
長老會醫療服務機構——用個性化和數字化體驗改變患者的醫療之路長老會醫療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私立醫療機構,希望為患者推出一個叫“One PHS”的項目。
在數字化轉型中,患者體驗的各個方面都處于領先,包括響應式網站、手機應用、患者體驗,醫療計劃購買工具和綜合門戶網站等。通過啟用平臺和整合用戶體驗設計等UX策略 ,“One PHS”項目正逐步實現。
來源:動脈網

相關閱讀
- 這省投資11億,新建6000個衛生站2019-02-18
- 報告稱遠程醫療護理系統將持續火爆,市場前景良好2016-04-22
- 可穿戴醫療將在2016年呈爆發式增長2016-02-19
- 阿里云“鋪路”醫療技術革新 大數據或改變醫療生態2016-01-21
- “互聯網+醫療”破解中國西部群眾就醫難題201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