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最佳醫院: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如何做到120億美元贏收
互聯網對各個行業的沖擊都是一輪小裂變。但是對醫療卻尤其的“厚待”,從“互聯網醫療”這個組合誕生以來,伴隨著它的爭議就從未間斷過。在醫療這個體系里,醫院可能最有切身感受,這個作為許多人眼中的改革“深水區”,是選擇順勢走還是跳開了走,相信“久經沙場”的海外醫院最有發言權。動脈網列選了“2015~2016全美最佳醫院排行榜”的上榜醫院,并進行了一一梳理,以期國內醫療產業鏈上的從業者了解海外醫院如何借力互聯網,以及打造它的商業模式。本篇將解讀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如何借力“互聯網+”。
UPMC的前身路易絲萊爾醫院(Louise Lyle Hospital)始建于1893年,1927年并入匹茲堡大學。1961年UPMC從社區型醫院轉變成為學術型醫院。目前運營學術、社區及專科醫院共20家,診所超過500家,覆蓋賓夕法尼亞州各地區。員工逾6萬人,其中醫生超過3600名,每年接待的門診病人超過390萬人次,急診病人超過71萬人次。
它連續16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選的“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得得利于它在器官移植、癌癥研究、神經外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在器官移植領域尤為突出。多次完成各個器官的世界首例移植手術,包括首例心臟、肝臟同時移植術,目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器官移植研究中心。
在面對數字醫療這一新興領域時,擁有深厚醫療背景的UPMC沒有作為一個觀察者,而是成為一個積極的參與者、開拓者加入其中。從2006年開始,UPMC就向數字醫療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以期找到數字醫療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就目前狀況來看,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歸結為兩個詞:“效率”+“預防”。
高效的醫院管理經驗—聯網
一家機構龐大、員工眾多、病人接待量巨大的醫院該如何實現高效管理,如何幫助患者迅速找到合適的醫療人員,又如何快速處理浩如煙海的醫療信息?UPMC給出的答案是搭建門戶網站、啟用電子病歷,將醫院與醫院,醫院與患者聯接起來。
▼門戶網站
按照功能將旗下的網站大致建設成了三類:
一、官網
UPMC的官網除了作為介紹醫院的平臺,以及連接旗下各種網站的窗口之外,還具備以下四種功能:1.提供搜索引擎,幫助患者在UPMC內迅速找到合適的醫生。2.提供預約掛號,幫助患者快速預約。3.提供疾病介紹,增進人們對特殊疾病的了解。4.建立電子圖書館,供醫生患者查詢、學習各種醫療知識,提供各種小工具,幫助患者做簡易的診斷。
▲如,UPMC官網電子圖書館提供的預產期計算工具,可以幫助普通夫婦快速測算預產期
二、患者門戶
MyUPMC是UPMC為自己的患者搭建的門戶網站。普通患者可通過MyUPMC實現以下多種功能。
o獲取醫生建議
o查詢醫療記錄和檢驗結果
o獲取處方
o預約醫生
o慢性病跟蹤監測
o獲取代理資格后可管理家人的醫療信息
o打印UPMC 發布的各種治療指導
o獲得UPMC 遠程醫療項目UPMC AnywhereCare 全天候服務
o支付賬單等等
三、周邊網站
除了醫療機構外,UPMC旗下還有一些不直接參與疾病治療的機構,例如醫療保險公司UPMC Health Plan,高新技術研發合作機構UPMC Enterprises等,這些非醫療機構都擁有自己的網站,用以服務客戶,接洽合作商。在這些周邊網站中,博客類網站
www.upmcmyhealthmatters.com非常有特色。該網站上的博主都是專業醫生,他們每天都會發布一些健康資訊,內容從健康食譜到血糖控制方法,涉及非常廣泛,意在幫助人們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發生。
▼電子病歷
病歷作為幾乎記載了患者所有醫療信息的重要文檔,實現它的電子化就是重中之重。對此,UPMC早已洞悉。
早在2006年,UPMC就已開始在旗下的桑迪賽德醫院(UPMC Shadyside Hospital)試用電子病歷。2009年隨著醫療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和臨床健康法案(HITECH)的頒布,UPMC加快了旗下各醫院的聯網建設。經過3年的發展,到2012年初,UPMC旗下的所有醫院都使用上了電子病歷。
目前UPMC已經擁有覆蓋所有醫療科室的一體化電子記錄系統。也就是說,在UPMC旗下任何一家醫院或者診所就醫,患者的所有醫療信息,例如檢測結果、過往醫囑、醫療影像等都將記錄在他的電子病歷中。這樣一來,患者就無需再與紙質病歷打交道了,而且由于這份電子病歷是UPMC旗下各機構共用的,患者也就避免了去不同科室、不同醫院時帶錯病歷或是少帶了記錄的尷尬。
當然能享受到這些好處要歸功于UPMC在醫療信息電子化方面不遺余力的付出。僅2009年到2014年這5年間就投入了15億美元。為了提升電子記錄系統的性能,UPMC已計劃再投資1億美元。
開發APP就要“成為用戶”
在app的應用上,UPMC可謂“費勁心機”,這一點在它開發EMS Navigator APP時體現得淋漓盡致。
EMS Navigator是一款輔助緊急醫療救護技術人員工作的專業醫療APP。在開發之初,UPMC技術研發中心的人員就深入了解了UPMC各急救中心人員對輔助他們工作的APP有哪些功能上的要求,并在實操作中親自體驗了市面上流行的各款急救APP,總結它們的優缺點,最終設計出了EMS Navigator這款覆蓋了緊急醫療救護技術人員所有需求、操作簡便的APP。
從工作人員反饋的情況來看,此款APP確實提高了急救人員的工作效率,為患者爭取了時間,這也就是它一經推出,下載量就實打實地突破800的原因。
▲EMS Navigator的操作界面
迄今為止,UPMC除了為旗下的諸如官網、MyUPMC這些網站開發了相應的APP外,專業的醫療APP包括EMS Navigator在內,僅四款。但個個皆是精品,其奧秘就在于UPMC所秉持的“成為用戶”這種開發理念。
讓醫療無處不在的遠程醫療
至目前,UPMC的遠程醫療平臺已從13年前為犯人提供遠程心理咨詢服務的視頻會議系統,升級成了具有音視頻傳輸、醫療影像傳輸、患者居家監測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超級平臺。最近又與Alcatel-Lucent公司合作,開始研發新一代的遠程醫療平臺。
依托強大的遠程醫療平臺,UPMC現在已經能夠為個人和醫療機構提供比較成熟的遠程醫療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UPMC提供的服務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面向個人
數字醫療時代的終極目標就是能隨時隨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UPMC將自己面向個人的遠程醫療服務命名為UPMC AnywhereCare(翻譯過來就是匹茲堡醫學中心無處不在的醫療),其用意不言而喻。
加入UPMC AnywhereCare項目的患者,只要身邊有一臺能進行視頻通話的設備,例如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得到來自UPMC醫護人員的遠程診斷、治療等服務。不過由于技術的限制,患者可通過UPMC AnywhereCare治療的疾病多為日常易發的小病,例如感冒、頭疼等。鑒于兒童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病癥,UPMC只為三歲以上的兒童提供UPMC AnywhereCare服務,并且提供的疾病治療種類也從服務成人時的33種銳減至5種。
此外由于受到法律的限制,UPMC AnywhereCare服務的對象必須身處賓夕法尼亞州或者馬里蘭州,如果患者在其他地方,抱歉,UPMC就無法為他們提供UPMC AnywhereCare服務了。
▼面向醫療機構
UPMC面向醫療機構開展的遠程醫療項目UPMC Telemedicine Program將UPMC的優質醫療服務送往世界各地。各類醫療機構無論離UPMC有多遠都可以與UPMC合作參與 UPMC Telemedicine Program。患者在參與項目的醫院就醫時可以在超過15個領域中獲得來自UPMC的遠程治療,包括手術治療、中風治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除了無法像UPMC AnywhereCare那樣隨時隨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外,優點還是非常多的。病患無需出遠門在住地就能及時得到來自UPMC優質的醫療服務,而參與項目的醫療機構也能得到專業的指導意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運營成本。
▼教學與研究
在UPMC看來,利用遠程醫療平臺進行教學培訓醫生絕不是大材小用,因為這樣做一方面能幫助偏遠地區提高醫療水平,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可以測試遠程醫療平臺升級后的使用效果。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當前的遠程醫療領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研發,UPMC用自己的遠程醫療平臺研發各類疾病的遠程治療方法自在情理之中。目前UPMC正在研究的是遠程醫療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順應時代的賺錢秘笈
UPMC一直以創辦一家優秀的非盈利性醫療機構為己任。根據UPMC的財報,2015財年UPMC的總收入是120億美元,EBITDA即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卻只有8億4百萬美元。考慮到UPMC巨大的運營成本以及每年4億美元的科研經費投入,僅靠治病得來的微薄利潤顯然是無法維系醫院的快速發展的。那么UPMC是依靠哪些方式獲得發展資金的呢?
1接受社會捐助。每年UPMC都會舉行一些活動為研究的項目籌措資金。如即將在今年3月30日全美醫生日舉行的活動。
2開辦醫療保險公司UPMC Health Plan。憑借UPMC對患者需求的深刻了解,UPMC Health Plan自創辦以來用戶數和保費收入一直處于增長態勢。2015年用戶突破270萬人,保費突破53億美元。UPMC將保險公司的收益一部分用于公司發展,一部分則用于投資。例如2011年投資2400萬美元與 The Advisory Board Company 合辦服務咨詢公司 Evolent Health。該公司依托UPMC專業背景,專注于幫助人們預防疾病,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公司僅成立四年就成功上市,UPMC當初的投資也跟著翻了數倍,市值達到2億5千萬美元。
3開辦孵化器UPMC Enterprises。UPMC一直都很注重高新醫療科技的發展,因此創辦了UPMC Enterprises,專門負責投資那些優秀的研發項目。在UPMC投資的多個研發項目中,醫療大數據的研究最值得關注。都說數字醫療時代是個性化醫療時代,而此次UPMC參與的大數據研究項目的目標就是通過分析由遠程醫療監測器、智能手機等各種設備收集來的信息,在患有同種疾病的人群中,以個體為單位,從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健康等多方面了解每一位患者,然后再比較該群患者在各個方面的相似點和不同點,以期找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及該疾病的預防方案。
古代名醫扁鵲曾表示,自己大哥的醫術要比自己高明得多,因為大哥能做到疾病“未有形而除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那些能幫人預防疾病的醫生才是真正地醫術高明。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認為,“預防”是醫學發展的高級階段的主題。而電腦作為快速、準確的代名詞,把“效率”視作信息技術發展的主題是無可厚非的。作為現代醫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數字醫療在發展時也離不開“預防”和“效率”這兩個主題。而UPMC把“預防”和“效率”定為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可謂判斷相當準確。其在該領域良好的發展態勢也說明這樣的理念值得深思。

相關閱讀
- 總理發話,支持互聯網醫院!阿里京東已入場2018-04-17
- “讓人難以啟齒”的中國器官移植2017-03-15
- 衛計委李斌:重點支持幾類醫療設備推廣應用2016-11-21
- 在博鰲,李克強總理關注醫療領域里哪3件事兒2016-03-29
- 3D打印再寫醫療新里程 男子植入打印椎骨重獲新生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