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國采報量,多地啟動!
全國多地啟動人工關節接續采購需求量填報。
01
關節國采接續開始報量
今日(2月28日),上海、山西、內蒙古等多地發布《關于開展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需求量填報工作的通知》。
此外,北京、四川等地也啟動了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需求量填報工作。
根據《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需求量填報工作的通知》,本次數據填報采用線上直報方式。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均應參加,醫保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協議管理有關要求參加。鼓勵其他醫療機構積極參加。
醫療機構從有意愿供應本轄區的企業中選擇產品系統,并如實準確填報每個產品系統未來一年的需求量。原則上各醫療機構填報髖關節、膝關節的總需求量均不低于2023年實際使用量(依據人工關節“回頭看”工作中醫療機構HIS系統使用數據)的95%,如低于的,醫療機構需在系統內填報理由。
醫療機構填報各產品系統類別(合金-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陶瓷-聚乙烯類髖關節產品系統、陶瓷-陶瓷類髖關節產品系統、膝關節產品系統)采購需求量時,首年集采同一產品系統類別內中選企業競價比價價格由低到高排序的40%分位價格以下的企業需求量,不低于該企業同一產品系統類別首年集采協議量的60%。
報量期間,系統內提供首年集采協議采購量、2023年實際使用量等數據供醫療機構參考。
賽柏藍器械梳理各地時間安排如下:
上海:醫療機構需求量填報時間為2024年2月26日9時—3月7日17時。北京:醫療機構需求量填報時間為2024年2月27日12時—3月7日17時。內蒙古:時間安排為2024年2月28日9時—3月7日17時。山西:醫療機構填報時間為2024年2月28日-3月7日17時。四川:醫療機構需求量填報時間為2024年2月26日9時至3月7日17時。
02
骨科企業進入“調整期”
2月23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接續采購公告(第1號)》,關節國采接續正式啟動。此次接續采購周期為3年,將影響未來的骨科關節市場。
根據1號文件,接續采購依然會按照醫療機構需求量等要素區分AB組開展競價。報價方面,接續采購設有最高有效申報價,此外,入圍企業還須滿足「價差控制」條件,方能獲得擬中選資格。
目前,最高有效申報價及「價差控制」等條件尚未公布。不過可以預見,接續采購中,中選產品價格將更加均衡化,大比例價差的情況預計不會存在。
2022年,關節國采中選結果陸續在各地執行,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
產品終端價格大幅下降,企業出廠價也受到明顯擠壓。愛康醫療此前披露,公司整體毛利率從集采前70%下降到60%左右。
相比于脊柱、創傷等同樣經歷了大規模集采的骨科耗材大品類,關節領域尤其是膝關節的國產化率相對較低,后者的國產化率僅在40%左右。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國產替代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降價壓力。
春立醫療2023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33.34 %,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3.45 %。集采帶來的滲透率提升及相關產品銷量增加是主要原因。2023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為14.49%,對比上年有0.67%的小幅提升。
此外,愛康醫療2023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2.1%,期內溢利增長5.2%。
但短期內,骨科企業業績整體承壓,多數企業收入銳減,進入調整期。
市場端,由于骨科疾病發生率與年齡高度相關,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骨科醫療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骨科器械市場價格水分被擠出后,仍將保持穩定發展。
橫向來看,國內骨科植入手術滲透率相對較低。以膝關節置換為例,中國膝關節置換滲透率為13.5例/十萬人,美國則達到258.7例/十萬人。伴隨骨科手術滲透率的提升,國內骨科器械需求還將增長。
而骨科器械企業們,正期待著一次蝶變。
【來源:賽柏藍器械】

上一篇:兩大耗材聯盟集采,即將正式采購
下一篇:國家開會,醫療設備大規模更新!
相關閱讀
- 3類高值耗材集采來襲2023-12-04
- 周五開標!14省聯盟帶量采購,涉10種耗材2023-11-21
- 國采會議現場直擊|第四批規則細節大公開2023-11-15
- 平均降價82% 國家集采人工關節近期多省落地2022-04-07
- 人工關節國采高值耗材,各省份開始陸續執行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