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從3千萬做到70億,藥商殺進醫械圈,圈地圈瘋了!
醫療器械流通領域風起云涌。
以國藥器械為核心的國藥系動作不斷,而一些傳統的藥品流通大企業也加快布局醫械領域,圈地都快圈瘋了。
全國十強的醫藥流通企業瑞康醫藥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33.2億元,同比增長49.3%,實現凈利潤10.09億元,同比增長70.8%。這其中,醫療器械板塊的營收約為70億元,占到總營收的3成左右。
醫械流通,全國第一的國藥器械2017年的營收為307億元,瑞康醫藥與國藥器械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然而,國藥器械是老字號械商,而瑞康醫藥殺進醫療器械流通領域也才沒幾年。
瑞康醫藥原本是單一的藥品配送企業,且業務局限在山東省域內。這幾年,公司卻在戰略大變局,將藥品配送業務向醫療器械配送領域延伸,以及由山東省向外省擴張,走向全國。
2012年,公司組建起醫療器械銷售隊伍,成立省內、省外醫械銷售子公司,開始殺進醫械圈。當年,公司實現總營收46.22億元,其中器械板塊營收0.29億,占比0.62%。
2013年,公司總營收59.26億,其中器械營收2.36億,同比增長719.7%。
2014年,公司總營收77.86億,其中器械營收5.4億,同比增長128.97%。
2015年,公司總營收97.5億,其中器械營收10.51億,同比增長94.66%。
2016年,公司總營收156.19億,其中器械營收28.99億,同比增長175.97%。
2017年,公司總營收233.2億,其中器械營收約70億,再實現倍增。
截止2017年底,瑞康醫藥已完成31個省份平臺公司的建設,構建起全國性的醫療器械配送平臺。
僅僅用了6年時間,瑞康醫藥就將其在醫療器械流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從不到3000萬做到了70億,從山東一省做到了全國各省。醫療器械配送業務占公司業務總量的比重,也由不到1%做到了30%。
增速驚人!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在這幾年一直增長較快,醫療器械市場不斷擴容,未來這一趨勢也有望延續下去。甚至,與藥品相比,醫療器械被認為更具增長潛力,利潤率更高,未來市場發展空間更大。
不少傳統的藥品企業轉行,或是將業務延伸到醫療器械領域來,這其中既有生產企業,也有流通企業。瑞康醫藥正是由藥品配送業務拓展到醫療器械配送的代表之一。
而有些特別的是,瑞康醫藥向醫療器械領域進軍的力度格外大。
瑞康醫藥年報顯示,公司的省外擴張政策,是以控股收購醫療器械公司為主,以收購藥品經營公司為輔。
在各大傳統藥商中,瑞康醫藥是少有的重點押寶到醫療器械上的。
截止2017年上半年,公司省外藥品直銷業務覆蓋全國12個省份,醫療器械業務覆蓋全國近30個省份。醫療器械先于藥品完成全國平臺的建設工作。
為了走出山東、走向全國,瑞康醫藥在近幾年實施了很多很多起并購。有數據稱,其在2年里就將186家醫藥、器械、檢驗等商業公司納入麾下,圈地圈瘋了。只是由于并購交易金額普遍較小,相關信息未公開,業內才沒怎么傳出大動靜來。
此外,瑞康醫藥以直銷模式起家。與分銷和快批等模式不同,直銷被認為是與“兩票制”相匹配的模式,不受損反受益。公司跨省復制,復制的亦是“醫療機構直銷+醫療器械全產品線服務”的經營模式。
未來,其擴張政策再持續的話,醫療器械板塊有望與藥品板塊平分秋色,占據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瑞康醫藥也有望成為國藥器械之外的又一家全國性醫療器械流通大企業。
醫療器械流通行業集中度尚低,也尚未如藥品一樣迎來密集的改革新政。但以國藥器械為代表的傳統大型械商、以瑞康醫藥為代表的傳統大型藥商,都早已行動起來了,展示出了迎接行業大變局、要在行業大洗牌中“一統天下”的勃勃野心。
行業變革未至,行業變革早已開始。未來的市場,還有誰能脫穎而出,站上金字塔的頂端?
且聽下回分解。
【來源:賽柏藍器械 作者:賽金花 】

相關閱讀
- 2億耗材訂單 3家械企包攬2020-11-27
- 年營收230億!醫藥流通巨頭殺進醫械圈,吞掉大批經銷商!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