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錯牙合畸形的病因學調查
【關鍵詞】 乳牙
在正畸門診中,乳牙錯牙合的矯正已經成為門診治療的一部分重要內容,日益受到患兒家長的重視。在這一時期也正是身體發育的高峰期和性格行為的形成期,錯牙合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其身心的發育。本次調查旨在了解乳牙列錯牙合畸形的發病原因,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附近兩所幼兒園的幼兒共840名,男423名,女417名,年齡3~6 歲。
1.2 方法
口腔醫生體檢患兒口腔錯牙合情況,對有錯牙合畸形患兒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包括不良習慣、遺傳因素、食物因素及哺乳習慣共4個方面。共發卷222份,收回222份。
1.3 標準
參照個別正常者。
1.4 檢查者
正畸醫護人員。
2 結果(見表1,表2)
表1 840 例兒童錯牙合患病情況,表2 乳牙錯牙合的病因分析(略)。
3 討論
3.1 乳牙錯牙合的患病率
目前對乳牙錯牙合的患病率各地報道有很大差異,這可能和參照標準不同有關。本次調查乳牙錯牙合的患病率為26.43%,男女患兒發病率相近,差異不明顯。本次調查可看出乳牙錯牙合畸形的患病率還是相當高的,應引起口腔工作者的重視。我們知道對有些錯牙合畸形早期矯治是很重要的,否則會影響患兒頜面部及身心的發育。早期矯治還可以為混合牙列及恒牙列的牙齒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我國人口眾多,本調查的結果提示乳牙錯牙合畸形的矯治人群基數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兒童齒科工作者應積極宣教,普及知識,努力防治,從而進一步減少乳牙錯牙合的發生,使兒童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2 乳牙錯牙合的常見發病原因
牙合干擾因素是本次調查致病最主要的因素,約占35.14%。牙合干擾的形成符合乳牙牙合的建牙合過程。乳牙牙合的建牙合過程是從對刃牙合逐漸過渡到正常的覆牙合覆蓋關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不良因素都可能引起錯牙合畸形的發生。在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嚴重的齲病、體弱多病者及營養不良所導致的乳牙早萌或遲萌及發育異常是最常見的牙合干擾因素。由此可見,牙合干擾的發生和全身因素及家庭因素等諸多因素相關聯。我們口腔醫護工作者應積極地預防并治療齲齒,配合兒保和婦保醫務工作者進行宣教,同時加強患兒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從而間接地減少牙合干擾的發生。對發病的患兒積極排除牙合干擾因素,矯正錯牙合畸形,及早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蓋關系,促使患兒顏部的正常發育。
口腔不良習慣是乳牙錯牙合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本次調查中占10.36%。調查中常見的不良習慣有吮指、咬筆、咬下唇等。這種錯牙合患兒往往伴有心理發育的不健全。本次調查中發現這部分患兒大部分性格內向,有孤僻傾向。當然這種性格的形成是極其復雜的,對這部分患兒的治療要求患兒家長及學校老師達成共識,為患兒的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患兒身心愉悅。嚴重者要進一步做心理方面的輔導,口腔正畸醫生可以同時進行口腔干預措施。
不良哺乳習慣所致畸形在本次調查中占9.46%。患兒哺乳期長達1年多,也是乳牙建牙合的關鍵時期。本次調查特別把這一項目列入調查項目,從結果來看,發病率不是很高,表明不良的哺乳習慣對乳牙錯牙合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特別對一些易感患兒影響較大,就單純不良哺乳習慣所致畸形的比例僅僅高于遺傳因素。但也提示,在產前對哺乳婦女的宣教也應是一項重要內容。
遺傳因素在本次調查中占5.41%,表明在乳牙錯牙合中遺傳因素不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臨床表現為明顯骨性錯牙合的乳牙牙合畸形所占比例并不高,但這部分患兒錯牙合畸形較一般患兒表現更嚴重,矯治更迫切,治療更困難一些。但我們在調查中卻意外地發現很多父母對此并不重視,只是覺得孩子更像其父母一方。可見口腔知識的普及尚需做大量工作。這部分患兒矯治難度較大,且對顏面部影響更突出,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及早進行干預,以減少其造成的危害。
本次調查兩項及以上因素是造成乳牙錯牙合畸形最重要的因素,占39.64%。可見其在錯牙合形成過程中多因素占主導因素,說明乳牙錯牙合的形成錯綜復雜,提示我們在預防乳牙錯牙合過程中要通過多方面的病因進行防治,從產前教育開始,通過婦科、兒科及口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綜合防治,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畸形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