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在即,高端醫療器械或將得到更大扶持
今年“兩會”將分別在3月3日和3月5日開幕,作為熱點政策集中釋放階段,“兩會”期間大量投資熱點將涌現。結合過去十幾年來“兩會”關注點來看,醫療領域作為“兩會”的“常青板塊”值得關注。今年“兩會”恰逢“十三五”規劃開局,針對醫藥工業與醫療衛生領域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高端醫療器械被列為未來5年重點突破領域之一,受此影響,高端醫療器械投資前景值得期待。
國內醫療器械發展:高端產品依賴進口成隱憂
醫療器械是指在醫療領域作用于人體的物品,主要包含儀器、設備、器具、材料、體外診斷劑及其校準物等。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競爭格局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2556億元,約為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7%,排名第三。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我國在全球排名第一。
不過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我國醫療機構以來進口的現象比較嚴重。如核磁共振、CT、MI等高性能產品則大都來自進口,進口品牌占據了我國中高端醫療器械產品的7成。
由于中高端醫療器械發展不平衡,國內醫療器械廠商收入規模不甚理想。目前1.5萬余家醫療器械廠商中,年收入規模超億元的僅300余家,高達90%的企業收入規模僅在1000到2000萬元之間。
醫療器械政策環境解讀
梳理發現,2015年,針對國產醫療設備的轉型升級,政策方一共下發18部文件,國家政策正高度關注醫療器械發展。
我國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明確了國產醫療器械向高端領域進軍的發展方向;
《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已經完成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該規劃將成為今后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醫療健康領域相關行業及公司或迎來快速發展良機。其中,醫療器械行業將是健康中國戰略的明顯受益者;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構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新體系,預計大型影像設備、高值醫療耗材等高性能醫療器械將成為未來政策扶持重點。
醫療器械前景與投資趨勢分析
在政策力挺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資本市場將快速進入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預計在終端掌控能力強、技術創新水準高與售后服務質量好的企業將獲得資本市場青睞。
其中,在模式、渠道與銷售能力等基礎層面布局良好的企業,值得資本市場留意;醫療器械行業技術門檻與壁壘極高,核心技術將迅速推動產品打開市場;互聯網時代,智能家居、智能養老新概念層出不窮,顛覆了以往醫療器械行業單一的銷售模式,企業需要有更人性化的服務與售后環節,以加強與用戶互動,并提供后續增值服務。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發文:鼓勵這些醫療器械發展(附名單)2024-01-02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