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魯軍”要大崛起
金樽瑯琊臺,點兵四方開;談笑有鴻儒,雙戰已歸來!
說到中國醫療器械經濟圈,很多人都會提到深圳、常州、蘇州、進賢等,如果再擴大到省,也大多公認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等為優勢省份,似乎沒有山東太多的事兒。
只有在提到醫療器械三大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之時,人們才會將山東列上,并以京津“配角一般”的地存在。
而山東人,也以一貫的豪邁、憨實,從來不去爭其醫療器械什么在全國的地位如何。只是,最近發生的兩起跨國并購大案,才讓人們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山東醫療器械。
這兩起并購大案,一起已經塵埃落定。這是近年來本土醫療器械出海并購涉資最大的兩起并購案。
一起是最近剛完成的、位于威海的山東威高以8.5億美元收到美國愛瑯醫療設備公司。愛瑯成立于1972年,主要產品是一系列用于處理動脈血栓、體液引流和骨髓活檢的儀器,它是世界頂級的特種醫療設備生產商。
以愛瑯公司2015年、2016年凈收入分別為2.18億美元、2.25億美元來看,即便收購后業績沒有增長,一年也能為威高貢獻約14億左右的凈收入。
另外一起是,位于山東淄博的上市企業藍帆醫療擬收購 CBCH II 62.61%股份和 CBCH V 100%股份,從而實現間接持有柏盛國際 93.37%股份,此次并購涉資58.95億元。
百勝國際及其旗下的運營實體,其在心臟支架領域的產品技術一直居于世界前沿地位,并在歐洲、亞太、非洲等全球擁有較好的市場份額。本次交易,將使藍帆醫療獲得全球心臟支架領域的稀缺標的,進入高端醫療器械領域。
而同樣是在淄博,還有山東新華醫療。作為老牌國有企業,新華醫療在過去近10年來,姿態比較開放,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不斷推動企業業績增長。2017年,其營業收入或將直指百億。
新華醫療、山東威高,本身已經是中國醫療器械工業的領先企業之一,而藍帆醫療此番通過并購,也將步入中國主流醫療器械公司行業陣營。
以這三大企業為支點,山東的醫療器械經濟圈其實已經非常不錯。目前,三大公司業務均已覆蓋了醫療設備領域,這是一個靠尖端技術才能支撐未來的領域。威高、藍帆通過并購,掌握了細分領域的全球領先技術,以及全球市場渠道,這大大增加了山東醫療器械在全國的科技競爭力,力壓絕大部分省份。
再細查2017年度在A股上市的醫療器械企業名單,12家上市企業中,山東占了2家,分別是位于山東淄博的英科醫療和山東煙臺的正海生物。
英科醫療于2017年7月上市,主營業務涵蓋醫療防護、康復護理、保健理療、檢查耗材四大板塊,主要產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輪椅、冷熱敷、電極片等。
正海生物于2017年5月上市,主要產品為生物再生材料,如口腔修復膜、皮膚修復膜、骨修復材料、生物膜等。
山東醫療器械,整體上已經不再是低端醫療器械的品牌形象,而是國內和國際高端的形象。由此,山東必將成為全國醫療器械工業生產的超強省份。
不僅如此,山東還是醫療器械流通的強省。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16年,醫療器械類區域銷售規模中,廣東省為56.4億,山東省為55億,北京市為46.6億,浙江省為44.1億,河南省為38.8億。這五個省居全國前五,總銷售額達到240.9億,占全國總銷售額611.1億的39.42%。
山東省,僅以1.4億的差距位列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也難怪,如華潤這種巨鱷對山東市場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接連發力、大舉圈地。
可以說,山東將靠這三家企業,支撐了整個省的醫療器械工業數據,而未來能不能獲得更大發展,取決于這三家的自身成長、衍生效應,以及有沒有大批量中小械企、創新械企作為后備力量,共同繁榮市場。
【來源: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