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內卷」的神經介入
神經介入還是藍海市場嗎?
01醫療器械賽道的“新貴”
伴隨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國產醫療器械早已不滿足于低端領域搏殺,越來越多有野心的本土械企將視野投向高端市場,這與國家倡導創新發展的目標也不謀而合。
資本的嗅覺向來精準。2020年,神經介入概念“一夜爆紅”,國內國家相關企業因此收益,完成了數輪大額融資,為他們后續的研發與推廣奠定了原始基礎。
由于起步較晚,神經介入市場一直由外資品牌所主導,美敦力、史賽克、波士頓科學等行業巨頭在技術、渠道、影響力等方面均占據絕對優勢,國產品牌想要破局難度極高。
但這也反應出一個客觀事實,即當前在扶持國產的大環境下,誰能最先取得突破,誰就能獲得最為豐厚的回報。
在本次CMEF秋季展上,某知名械企的生產部員工提到:大概5、6年前,國內主要生產神經介入類產品的企業還很少,近幾年入局者明顯增多,雖然其中不乏有想掙“熱錢”的投機者,但規模的擴張確實讓這個賽道的競爭變得更具緊迫感,這對整個行業發展也會有一定的良性驅動。
任何醫療器械的市場前景都與醫療發展緊密相關,相較傳統開放性手術,神經介入創傷小、效果好、恢復快等優點已經在臨床上被反復驗證過。在持續增多的成功案例面前,患者對其的接受度也逐年提高,成為神經介入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根據沙利文發布的《中國神經介入行業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白皮書》,從2017年到2021年,我國腦卒中發病人數從456.4萬人增長到517.3萬人,復合年增長率為3.2%。預計到2026年和2032年,我國腦卒中發病人數將增長到約604.7萬人和723.8萬人。
腦血管病是致死、致殘率極高的疾病。在強治療剛需的驅動下,國家該類疾病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近幾年多部腦血管病的權威指南方案陸續出臺,規范了相關防治工作,其中溶栓、取栓等神經介入技術被列為推廣方向之一。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國已建成602家三級醫院卒中中心,1125家二級醫院卒中中心。伴隨著卒中中心規模擴張,神經介入技術的應用場景也被廣泛拓寬,為神經介入類產品打下了可觀的市場前景。
02繁華的背后藏著風險
從市場潛力到政策驅動,國內神經介入行業都呈現出將邁向發展黃金期的表現,但高端領域的競爭永遠不會這么簡單。
上文提到,腦血管病致死、致殘率很高,這對醫生造成了極大的挑戰。在動輒牽扯到生死的手術中,任何選擇都會變得極為慎重。
神經介入屬于相對較新的技術,但在國內也有了多年的開展歷史。現階段的主刀醫生幾乎都是使用外資產品成長起來的,即使內心傾向于助力國產品牌,也難以接受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一位山東三甲醫院的神內科醫生表示,他所在的醫院已經引進了國產的神經介入產品,在價格方面也很有性價比,但仍有大批患者主動要求,甚至強制醫生使用那些耳熟能詳的國外名牌。
而這也正是許多本土企業面臨的切實困境,在低端領域獲得的認可并不能完美地移植到高端領域,市場教育之路仍然是任重道遠。
針對該現象,本屆CMEF有位參展者給出了看法。他表示,任何產品的銷售邏輯都是先取得信任。在醫療器械領域,尤其高端產品需要依賴“明星效應”,頭部醫院的選擇是最好的市場背書。
但他承認這中間存在“悖論”,因為層級越高的醫院對于進院產品的要求也更苛刻,對于風險的把控也更極致。不過現在國家對于國產品牌的扶持越來越大,企業現在應該盡可能的提升產品質量,以迎接可能到來的機遇。
除了資本的垂青與政策的扶持,神經介入市場格局的變化也同集采密不可分。伴隨著定價被不斷壓縮,外資品牌受各方面成本限制,優勢逐漸減少,國產替代也便迎來了機遇。
某國內械企的員工表示,在神經介入領域,集采的降價幅度相對溫和,他們的產品在最近的廣東省彈簧圈集采中獲得了擬中選資格,國內品牌在神經介入市場的存在感已經越來越強。
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現階段的降幅溫和一方面是集采規則優化的結果,另一方面是神經介入還具備些高端屬性。但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產品同質化情況也開始加劇。長此以往,未來國產品牌很可能又陷入打價格戰拼市場的老路。
“所有人都知道要創新,但創新本身既困難重重,又風險極高。”他表示,“目前神經介入領域真正盈利的企業并不是很多,難以支撐研發的燒錢速度,先活下去才是大家的當務之急。”
在本屆CMEF上,一位神經介入上游產業鏈的參展者直言,根據她的了解,現階段國產神經介入市場已經開始飽和,短暫的紅利期正在褪去,行業洗牌期即將到來。
她表示,國內神經介入領域真正的創新目前還屈指可數,多數企業還是沒有擺脫“組裝廠”身份,其產品質量基本由原材料決定。如果未來有些核心原材料廠商因為種種原因停止供應,相當一部分企業將直接喪失生產能力。
但也有從業者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神經介入正在走下高精尖的神壇。伴隨著醫學影像的不斷升級,以及AI技術的深度參與,未來神經介入市場將不斷下沉,而這部分可及性提高帶來的份額是國產品牌需要關注的重點對象。
神經介入行業已經來到秣馬厲兵的階段,混戰之后,留到最后的才是贏家。
【來源: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神經介入、外周介入集采結果公布(附名單)2025-01-21
- 神經介入、外周介入再進聯盟集采2024-05-17
- 超大聯盟集采啟動!神經介入、外周介入…2023-03-15
- 集采席卷+同質化內卷,神經介入賽道正在降溫?2021-12-15
- 我國激光醫療器械的市場前景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