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病人意識狀態的評估
【關鍵字】神經外科病人
神經系統是人體組合最精密的系統,神經外科病人具有病情變化快,病死率高等特點。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必須細心觀察,尤其是對意識狀態的評估尤為重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以贏得搶救時間。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164例,男:132例,女:32例,年齡5~75歲,開放性顱腦損傷46例,閉合性顱腦損傷62例,頭皮外傷56例。手術83例。GCS評分15分72例,8~14分12例,4~7分57例,3分者23例。痊愈145例,治愈率88%。死亡19例,病死率12%(死亡病例GCS評分全部在8分以下)。
2、意識狀態的評估
2.1 一般的外觀及行為
2.2 意識程度
(1) 病人對人、時、地的定向力。可詢問病人“你叫什么名字?”“你現在在那兒?”“今天是幾號?”
(2)病人對語言與觸覺刺激的反映是否適當
(3)評估病人的記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評估病人對近期或過去事物的記憶,了解大腦顳葉的功能狀況。可詢問病人過去熟悉的事物及查對病人對最近事物的記憶,可給與2~3項東西,然后過幾分鐘請病人說出來
(4)用昏迷指數來描述病人的意識程度。昏迷指數測試反應與得分E:睜眼反應M:運動反應V:語言反應自動睜眼4分能服從口令運動6分對人、時、地回答正確5分對說話聲音有睜眼反應3分能有目的去除疼痛刺激源5分對人、時、地回答混淆4分對痛刺激有睜眼反應2分無法有目的去除疼痛刺激源4分回答問題不適當3分沒有反應1分對疼痛刺激呈屈曲肢體反應3分語言模糊不適當2分對疼痛刺激呈伸展反應2分沒有反應1分沒有反應1分。
(5)經以昏迷指數來紀錄病人的意識程度,記錄測試反應的總分,當總分低于8分即表示昏迷狀態,可以用下列名詞來描述意識程度,意識程度發生改變往往表示顱內壓上升的早期征象各種意識程度的特征意識程度。意識程度反應特征警醒清醒,對聽覺、觸覺、視覺等刺激能適當反應,對人物、時間、地點有定向力。嗜睡經常是在睡眠狀態,很容易叫醒,對刺激可作適當反應。遲鈍須搖動大喊才能叫醒病人,對刺激尚能作適當反應,很容易又再度睡著。淺昏迷僅對痛的刺激有反應,可能出現一些反射性動作,如去大腦強直。昏迷對刺激沒有反應及反射,四肢肌肉張力均弱。
(6)生命體征脈搏、血壓以及呼吸的改變即表示有顱內壓升高或神經性休克的可能,有助于確認是否有出血或腫瘤的情況。
(7)瞳孔:評估病人瞳孔對光直接和間接反射,并測瞳孔大小。
(8)運動反應:檢測病人的抓握強度,有助于確定顱神經麻痹、損傷或顱內占位病變。當出現某一側有運動無力時,則可確定是對側的腦部損傷。
3、語言評估
3.1 大腦的語言能力包括對聽到的語言與書寫出來的訊息的傳達的反映,大腦對這些資料的接受和表達的處理和加工。
3.2 評估病人語言感受過程的能力評估口語及書寫符號的了解,當檢測病人的意識程度時,注意病人對簡單口令的反應,問題的答案最好多于一個字,最后讓病人讀一小段文章,并讓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表示出來。
3.3 評估病人語言表達過程的能力與意識程度評估有部分相同,正常情況下語言表達流利,發音清楚。要考慮其母語、教育程度、閱讀能力、溝通技巧。必要時確定病人是否需要戴眼鏡和助聽器。

上一篇:中樞神經系統創傷體外模型研究進展
下一篇:顱底脊索瘤診斷及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