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稱中國醫改應慎走社區醫生道路
發布時間:2014/5/16 9:35:21
在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13日舉辦的學術會議上,德國資深醫師協會主席、德中科技交流基金會名譽主席韋澤教授表示,希望中國不要走德國社區醫生的道路,同時要做好老齡醫療的謀劃。
當天,韋澤教授參加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舉辦的“中德睡眠呼吸障礙專題學術會議”,并在會上作了《德國醫學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韋澤教授表示,德國衛生體系作為世界上最貴但也是最高效的體系之一,主要得益于1883年俾斯麥政府制定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險法》。
“德國政府通過醫療制度來管理、控制醫療質量”,韋澤教授說,100多年來,德國的《疾病保險法》已經劃分很細。
現在德國和中國一樣面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社區醫生收回到公立醫院就是德國目前面臨的改革之一。
“希望中國不要走德國社區醫生的道路”,韋澤教授表示,在德國,社區醫生是私人的形式的存在,他們出于個人利益的考慮,形成了不良的競爭。
同時,韋澤教授還建議,中國應該放眼30年之后的醫療趨勢。他以德國為例表示,德國正步入社會老齡化,一些老齡疾病的治療,老年人的護理等問題比較突出。
“德國20年前引入護理保險,這值得中國關注”,韋澤教授表示,他在德國看到很多關于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報道,希望中國能夠在社會年齡結構變化時多進行謀劃。
韋澤教授在報告中還提到,他多次來到中國的醫院參觀,在其中發現中國醫院還存專科醫生知識面缺乏,醫院標準執行不夠等問題。
“希望未來中國可以和德國多進行交流,把德國衛生系統具有優勢的方面引入中國”,韋澤說。

相關閱讀
- 中國醫改:喝彩與期待同在2012-05-14
- 北京市通州區開始全面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2010-10-11
- 美媒:爭議中的中國醫改推動全球健康事業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