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源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2例的急救及護理
【關鍵詞】網膜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能引起瞬間失明,是一種嚴重的眼科急危重癥。因視網膜對血液循環障礙極其敏感,一旦發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central retinalartery occlusion,CRAO)或分支動脈阻塞(branch retinalartery occlusion BRAO),視網膜因缺血、缺氧而水腫,視細胞迅速死亡,從而導致不同程度視力損失①,甚至永久損害不能復明。所以爭分奪秒搶救視功能,醫務人員的密切配合是關鍵。
1、病例資料
例1,患者,女,26歲,因“右眼裂孔性視網膜脫離”住院,于硅油填充術后第七天,因少量硅油入前房在局麻下行右眼前房穿刺取出術,手術順利,術后回病房,患者訴突然無光感,考慮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立即給予保欣寧片(硝酸甘油)1片舌下含服,并給予低流量吸氧,同時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滴注血栓通、疏血通等活血化瘀及改善眼底微循環藥物治療,并口服強的松30mg,30min后又含服保欣寧1片。1h后患者視力恢復至CF/10cm(10cm手動)。搶救后第二天視力為0.1,第四天視力為0.3。第八天患者情緒良好,視力0.3,出院。
例2,患者,50歲,因“右眼眶腫物進行性增大5個月”入院,右眼視力0.7,上瞼變形下垂。行右眼腫物切除術后,患者訴右眼無光感,立即給予舌下噴保欣寧噴霧劑2次,靜脈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同時給予吸氧。30min后再次噴保欣寧噴霧劑兩次,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1000mg及血栓通10ml。90min后,檢查視力CF/10cm。數日后視力恢復至0.9。病檢示:白血病性淋巴瘤。轉至腫瘤醫院繼續治療。
2、總結
2例病人均為手術后立即發生視物不見,無光感。診斷后立即給予舌下含保欣寧片劑或噴霧劑,擴張血管;應用20%甘露醇以降低眼壓。同時給予吸氧;通過吸氧,可提高機體的血氧飽和度,改善視網膜組織缺氧狀態,達到恢復視力的目的。因視網膜內層對缺氧極為敏感,缺氧數分鐘電鏡下顯示細胞原漿開始改變,數小時后細胞破裂,往往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②。同時應用激素,降低血管炎癥及水腫;并應用血栓通、疏血通等改善微循環的藥物。
3、護理體會
視網膜動脈阻塞多為眼科手術的并發癥,如視網膜玻璃體手術、眼眶手術中及術后高眼壓,使視網膜動脈受壓,以及手術直接損傷或刺激產生的應激反應①。因此,護士應提高警惕,防止術后患者發生高眼壓,隨時監測眼壓并認真聽取患者不適主訴,如患者訴術眼脹痛,應及時通知醫生并給予降眼壓處理。一旦發現患者訴術眼無光感,應緊急通知醫生進行急救。一旦發生醫源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病人及其家屬易引起緊張、恐懼、憤怒、焦慮不安等情緒,所以在搶救病人視力的同時,做好病人及家屬的疏導,安慰患者只是一過性問題,解除其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使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并交代患者及家屬安全用氧及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注意事項。生活上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多臥床休息,避免頭部震動,并減少低頭彎腰、嗆咳等使眼壓增高的動作。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預后與阻塞的部位、程度、血管的狀況關系密切,特別重要的是開始治療的時間,發病后1h以內阻塞得到緩解者,可恢復視力,超過4h則很難恢復①。因此應及時發現、立即搶救。
【參考文獻】
[1]葛堅.眼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83.
[2]李傳課.新編中醫眼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220.

相關閱讀
- 新研發視網膜假體工作原理類似太陽能電池2012-05-25
- 視網膜震蕩與挫傷的治療探討2011-11-04
- 電針對實驗性家兔視網膜神經遞質的影響200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