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60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同時行美藍染液試驗,使其輸卵管恢復通暢并恢復其生育能力。結果:60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總通暢率為40.00%,術后再次美藍通液證實輸卵管總通暢率為70.00%,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60例病例全部獲得成功隨訪,共妊娠23例,妊娠率38.33%,其中1例為異位妊娠,有14例已足月分娩。結論:腹腔鏡下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育孕癥是安全、簡便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腹腔鏡;輸卵管;不孕癥
不孕癥是婦科常見疾病,而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占不孕癥相當大的比例。隨著腹腔鏡技術在婦產科領域的逐漸普及,腹腔鏡在診治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中的應用價值日益提高。我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間應用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育癥患者6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住院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患者60例,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27.50±3.41)歲;不孕時間1~10年,平均(3.58±1.20)年;原發不孕12例,繼發不孕48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夫妻雙方檢查,排除其他引起不孕的原因。
1.2 手術方法:整套器械使用德國WISAP腹腔鏡手術設備。全部患者均在月經干凈后的2~3d施術,均采用氣管插管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于臍部10mm小切口插入腹腔鏡,雙側髂前上嵴內側3cm處為另外兩個5mm的小切口,根據手術需要插入手術器械,觀察子宮及雙側附件的情況,常規行子宮、輸卵管美藍通液,根據輸卵管通暢程度決定手術方案,術后通美藍確定輸卵管通暢程度,置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慶大霉素、糜蛋白酶防粘連,術后常規予抗炎、活血化瘀等治療。
1.3 手術種類:包括輸卵管周圍粘連松解術、輸卵管傘部擴張術、輸卵管造口術、輸卵管端端吻合術等。
1.4 輸卵管是否通暢的標準:參照羅麗蘭①的判斷標準:①通暢注液5~7ml即刻見輸卵管傘部有染液排出,輸卵管無局部膨大;②不暢注液5~10ml有輕度阻力,輸卵管顯膨大、屈曲,再見傘部有染液滴出(需注意傘部狹窄);③阻塞推液阻力很大,注入5ml很困難,傘部無染液溢出,若輸卵管無充盈征象、見宮角部脹滿顯藍色為近端阻塞,壺腹部脹大、傘部粘連為遠端阻塞。通暢率(%)=通暢/通暢+不暢+阻塞。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等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 腹腔鏡診療情況:本組60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通暢率為40.00%;根據盆腔粘連及輸卵管通暢程度行手術治療共38例,手術時間30~115min,平均(58.60±4.96)min,術中出血量5~50ml,平均(20.25±2.63)ml,術后24h生活自理,平均住院時間3.10±0.75d,無病例出現并發癥。因盆腔重度粘連、雙側輸卵管僵硬,經美藍加壓注射顯示雙側輸卵管完全不通暢而無法手術者7例。
2.2 術前術后輸卵管暢通率比較:術前輸卵管總通暢率為40.00%,術后再次美藍通液證實輸卵管總通暢率為70.00%,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注:與手術前比較:▲P<0.05
2.3 術后追蹤隨訪:60例病例全部獲得成功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20±0.65)年;共妊娠23例,妊娠率38.33%,最短于術后1.5個月妊娠,最長于術后18個月妊娠,其中1例為異位妊娠,其余均為宮內孕,有14例已足月分娩,均為正常新生兒,37例未妊娠者仍在進一步隨訪中。
3、討論
不孕癥是婦科的常見疾病,其患病率約為8%,且隨著近年來性傳播疾病發病率的上升,以及藥物流產、宮腔操作次數增加等因素,該比例呈逐漸上升趨勢。在女性不孕癥患者中,各種原因引起輸卵管阻塞是重要因素,我國的相關統計顯示在女性不孕癥原因中輸卵管因素占20.0~32.8%,且大多與輸卵管阻塞有關②。因而對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并成為目前相關學者的研究重點。腹腔鏡應用于婦科臨床以來,替代了許多過去必須開腹手術才能解決的難題,尤其在不孕癥診治方面,更顯出它獨特的優越性和重要價值,它不僅能直視觀察盆腹腔臟器的各種病變,而且還可以進行準確有效地治療③,因此在臨床不孕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本研究顯示,本組60例輸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通暢率為40.00%;根據盆腔粘連及輸卵管通暢程度行手術治療共38例,手術時間30~115min,平均(58.60±4.96)min,術中出血量5~50ml,平均(20.25±2.63)ml,術后24h生活自理,平均住院時間(3.10±0.75),無1例出現并發癥,提示手術簡單,安全可靠;術前輸卵管總通暢率為40.00%,術后再次美藍通液證實輸卵管總通暢率為70.00%,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手術療效顯著;60例病例全部獲得成功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20±0.65)年;共妊娠23例,妊娠率38.33%,最短于術后1.5個月妊娠,最長于術后18個月妊娠,其中1例為異位妊娠,其余均為宮內孕,有14例已足月分娩,均為正常新生兒,表明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癥能恢復部分患者的生育能力。所有研究結果提示腹腔鏡在診斷與治療卵管梗阻性不孕癥方面診斷明確,治療效果顯著,該結論與國內田小燕④、郭寶芝⑤、王海燕⑥的報道基本一致。腹腔鏡不但可及時、準確診斷輸卵管性不孕,還可根據鏡下所見情況決定治療方案,從而恢復輸卵管通暢,達到提高妊娠率的目的。腹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視野大、污染少、手術準確性高、術后盆腔粘連少、并發癥少的優點。
嚴格掌握手術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為提高手術成功率需嚴格遵守,一般輸卵管粘連、輸卵管傘端積水、輸卵管遠端阻塞均可以采用腹腔鏡診治,但輸卵管近端阻塞需慎用,特別注意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者禁忌。另外,選擇合適的對象和術式是提高輸卵管阻塞術后妊娠率的重要因素,輸卵管的復通率及妊娠率是治療輸卵管梗阻的關鍵問題,失敗原因主要與輸卵管的狀況有關,如輸卵管輕中度擴張并伴有少量染液緩緩溢出的輸卵管積水手術效果最好,其妊娠率可達為50%,而輸卵管近端阻塞手術效果最差。但總體上,通過實踐證實腹腔鏡手術治療輸卵管阻塞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⑦。
總之,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梗阻性不育癥既具有明確的療效,又避免了開腹手術帶來的痛苦,在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的情況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羅麗蘭.不孕與不育[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66.
[2]司徒儀,楊家林.婦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89.
[3]Dawood MY.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fallopian tubes and ovaries[J]. Semin Laparosc Surg,1999,7(2):58-67.
[4]田小燕,羅一平.腹腔鏡在診治輸卵管梗阻性不育癥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06,6(1):53-54.
[5]郭寶芝.腹腔鏡診治輸卵管梗阻性不孕的臨床研究[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6(6):495-496.
[6]王海燕,喬杰,馬彩虹,等.腹腔鏡下治療輸卵管粘連及遠端梗阻的臨床結局[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7,7(3):221-223.
[7]蔣登華,呂凈上.32例不育癥的腹腔鏡檢查及手術治療體會[J].兵團醫學,2005,2:48.

相關閱讀
- 不孕癥中宮腔鏡下子宮內膜的變化2013-01-15
- 宮腔鏡與不孕癥2013-01-11
- 宮、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癥臨床觀察2011-10-31
- 婦科泰斗來湘手術 亞太學術峰會為何選在長沙200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