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F上的4個創新醫療器械!
近日,第74屆CMEF在武漢成功舉辦。展會上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各醫械公司都拿出渾身解數。
國內首個3D打印顱骨引來圍觀
3D打印的“私人訂制”“骷髏頭”、能“隱形”的醫用縫合線、全硅膠能減壓的體位墊……昨天,眾多接地氣的醫療“尖板眼”在第74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上驚艷亮相。當天,到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看展的市民達5萬人,超過600種醫療新產品悉數展出,康復機器人、第三方檢驗中心、基因診斷、分子診斷成為展會上的明星。此次醫博會到21日閉展,市民可去看稀奇。
只需要20多個小時,一個“私人訂制”的“骷髏頭”就可以被你捧在手上。昨天的醫博會上,一家上海企業帶來了國內首具3D打印的完整顱骨,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這具“骷髏頭”可幫助醫生將手術提前預演,精確動刀。
3D顱骨所用的材料是光敏樹脂,在輸入患者頭骨的參數后,機器從底層逐步向上打印,顱骨從下到上一層一層地慢慢堆積,經過約一整天的時間,一個顱骨可以打印成形。武漢晚報記者輕輕觸摸顱骨,感覺無論是重量還是硬度都和真實顱骨差別不大。
“這個打印出來的顱骨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如果你仔細看,甚至他骨頭的縫隙都能通過打印完全還原,把患者的頭部創傷清晰呈現,讓醫生既看得見又摸得著。”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武漢晚報記者,這等于為醫生接下來的手術精確“導航”。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已經可以打印出一顆能跳動的心臟。隨著3D掃描和3D打印的出現,定制化醫療植入成為一種可能,采集個人身體結構數據從而生成三維模型、制作定制的醫療植入物并用鈦金屬3D打印出來,將成為理想的定制化醫療植入方案。
氣控心肺復蘇機 不插電的生命急救儀
呼吸心跳驟停病人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6分鐘,但人工按壓的心肺復蘇術,往往3分鐘后就會讓按壓的人疲憊不堪;救護車上的心肺復蘇機又必須接通電源才能使用;野外發生心搏驟停時一旦需要上下樓梯或者轉運,心肺復蘇機也無法使用,這使得院外呼吸心跳驟停病人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
昨天亮相醫博會的一種無需插電的心肺復蘇機將這些難題攻克。記者看到,這家深圳企業的產品采用機械活塞裝置進行心肺復蘇,每分鐘的按壓頻率在100次以上,而按壓深度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節,機器背板上高下低,也就是說,患者一躺在背板上,頸部就會充分伸展,自動放開氣道。只要有氧氣瓶的地方,就能使用。
“人工進行心肺復蘇按壓的時候,頻率不好掌握,有的人按得快有的人按得慢,或者深度達不到有效按壓,在上下救護車、樓梯、飛機、輪船等轉運途中,心肺復蘇就很難進行了。”該企業負責人說,這款氣控心肺復蘇機不僅在120救護車上能用,在醫院急診室、ICU重癥監護室、高速公路事故急救、大型體育賽事賽場也都能發揮急救功能。
預防靜脈曲張襪 醫療絲襪“顏值”升級
在大型網絡購物平臺上熱賣的靜脈曲張襪,受到眾多女教師、女白領的青睞。但是傳統的靜脈曲張襪顏色比較單一,大多以黑、灰為主,而昨天會場上,一家來自臺灣的醫療級彈性襪卻有十多種可供選擇的顏色和紋路,“顏值”大大升級,吸引了不少看展的女性市民。
什么是醫療級彈性襪呢?企業負責人說,一般市售的彈性襪沒有預防或防止靜脈曲張的效果,穿錯彈性襪反而會造成血管壓力過高、血管擴張等問題,甚至會加速水腫,使得靜脈曲張更為嚴重。
醫療彈性襪符合漸進式包覆壓力,也就是說,在腿部的不同部位承受的壓力不同,比如從腳踝到小腿腹部,從膝蓋到大腿,壓力逐步遞減,因此整個彈性襪的壓力是漸進式的,這有利于防止腿部血液蓄積,能預防靜脈曲張和下肢腫脹。
看展的市民李女士覺得,這種時尚的醫療產品很對自己胃口。“既能保健,預防靜脈曲張,又有葡萄紫、櫻花粉等十多個漂亮的顏色可以選擇,價格也不算高,我準備多買幾套。”
“果凍”體位墊 讓長期臥床病人遠離褥瘡
褥瘡一直是長時間手術和臥床病人的惡夢,昨天會場上展出的一款形如“果凍”的全硅膠手術體位墊被稱作褥瘡的克星。
起初的手術體位墊是醫護人員用海綿、軟布料等材質自己手工制作的,雖可以輕微地滿足手術需求,但由于手術過程中汗漬血漬的溢出,大大降低了抗菌性,且海綿較為柔軟,支撐性差,難以滿足某些手術的需求。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硅膠及凝膠材質的體位墊。
該產品企業負責人說,全硅膠手術體位墊具有良好的柔軟性、支撐性及減震抗壓性能,同人體組織有良好的相容性,可最大程度分散人體承受的壓力。

相關閱讀
- 醫療器械創新進入高峰期,安徽、山東、湖北…2024-12-31
- 三部門發布,支持10大類創新醫療器械!2023-08-29
- 「低國產化率」耗材不斷加入,帶量采購風向變了?2023-04-17
- 我國已批準156個創新醫療器械2022-05-13
- 國家藥監局發布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