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市場進口壟斷被打破 替代制造商潛力十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2009年至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整體規模增長了2.32倍,年復合增長率為18.36%。分析指出,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醫療器械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期待,尤其是將高性能醫療器械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同時一些醫療器械龍頭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在技術壁壘、產品質量上取得了較大突破,某些產品已具備了與國外企業相抗衡的實力。在這兩方面因素作用下,未來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進口壟斷的局面被打破可期。未來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也受到市場的看好。以華潤萬東、理邦儀器、迪瑞醫療、東軟集團等為代表的國產替代進口預期強烈高性能醫療器械制造商亦在資本市場上受到了多方關注。
Wind數據顯示,當前A股市場上屬于醫療器械申萬二級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3家。從業績情況來看,理邦儀器、凱利泰、尚榮醫療、冠昊生物、魚躍醫療、樂普醫療等公司2015年凈利潤增速可觀。截至3月24日收盤,三鑫醫療、千山藥機、尚榮醫療、楚天科技、迦南科技等7家公司3月以來的股價累計增幅超過20%。
上海證券分析師魏赟認為,從整個2015年的政策看,國家對于醫療器械行業是大力扶持的,行業地位與重要性大幅提升,進口替代成行業發展主要趨勢,法規政策頻頻出臺,法規向國際化看齊,行業監管不斷趨嚴。預計這種趨勢在2016年仍將延續,國家對醫療器械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會改變。
魏赟建議關注4方面的投資標的:第一,進口替代預期強烈的高性能醫療器械制造商,如華潤萬東、理邦儀器;第二,成長性確定、外延并購力強、向平臺化布局發展的成長型公司,如凱利泰;第三,有望受益于“十三五”規劃相關政策比如養老、二胎等概念股,如魚躍醫療、戴維醫療等;第四,技術創新方面的一些熱點,如高端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全降解血管支架、移動醫療等概念。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巍表示,3月23日CFDA總局與國家衛計委公布《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該政策的落實將提升臨床試驗的質量,做到規范、嚴謹和可追溯,驅逐以低價為賣點、試驗過程粗放、結果可信度低的參與者。也必然抬升臨床試驗的成本,擠壓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的醫械企業,使產業趨于集中化,利好行業中高技術能級的龍頭企業,如:樂普醫療、華潤萬東、魚躍醫療、凱利泰等。
潛力股精選
華潤萬東向“設備+服務”提供商轉型
上海證券分析師魏赟指出,華潤萬東公司在新的控股股東魚躍科技入主后進行的一系列機制體制改革取得成效,經營效率大大提高,把握國家大力扶持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發展的機遇,影像診斷設備主業迎來快速發展;借分級診療制度推行之東風,積極發展第三方影像診斷中心業務,完成從設備制造商到“設備+服務”提供商的轉型;與阿里健康展開合作,強強聯手,助推公司數字化醫療設備的發展。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DR 系列產品保持國內第一,未來將進一步實現核心部件的規模化生產。
東軟集團東軟醫療IT實力全國領先
長江證券分析師馬先文認為,東軟集團的大健康布局囊括了醫療 IT(社保信息化、區域醫療信息化、公共衛生信息化、電子病歷、HIS、 CIS、 LIS、 PACS、醫保控費、藥店信息化等)、醫療器械(CT、PET/CT、核磁、彩超等10大系列50余種產品)、在線醫療(云醫院)、線下熙康門診等,幾乎覆蓋醫療的全生命周期。東軟醫療IT實力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產品線最全、客戶覆蓋面最廣、數據獲取維度最多、云醫院落地最快,將真正參與到醫療、醫保、醫藥、保險、健康管理等實體服務中。
尚榮醫療未來3年有望保持30%增長
國海證券分析師譚倩表示,尚榮醫療公司業務由醫院建設延伸至后期的醫院物流、耗材器械、后勤管理、信息化等領域,在平臺上不斷完善產業鏈、增加新的利潤點。公司通過收購普爾德醫療、錦洲醫械切入手術衛生耗材、骨科器械領域,目前醫用耗材的收入占比超過50%,毛利占比約三分之一。公司作為國內醫院建設市場的龍頭企業最為受益,隨著訂單逐步進入結算期,公司業績未來三年有望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定位于打造平臺型公司,通過并購積極布局醫院物流、耗材器械及醫院管理,隨著建成醫院數量的增加,公司的平臺價值將逐步顯現。

相關閱讀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國家醫保局:鼓勵新技術、器械進醫保2023-12-21
- 展會通知 | 2023第4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2023-09-07
- 剛剛!國家開會: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