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醫療終端診療特征分析
根據CFDA南方所《2015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藥品市場終端規模為12457億元,從實現藥品銷售的三大終端的銷售額分布看,第一終端公立醫院終端是藥品銷售最重要的終端,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最大,且逐年增長,但其市場銷售的增長速度逐步放緩。在第一終端中,三級醫院的藥品銷售占比約占六成五,二級醫院約占三成,一級醫院與未定級醫院合計約占5%。
東部承擔過半診療量
實體藥店終端是藥品銷售的第二大終端,盡管其銷售規模逐年增長,但所占藥品銷售額的比例逐年下滑;公立基層醫療終端的銷售額盡管較小,但其為三大終端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其所占市場份額也逐年增長,在這個終端中,鄉鎮衛生院約占藥品銷售占比的70%,社區衛生中心(站)約占30%。
在公立醫院終端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個:全民醫保政策在城市實施、醫保服務范圍和支付比例的擴大、疾病譜的改變。
東中西部地區的醫院數量與入院人數基本成正比,主要差異在于診療人次,東部地區醫院數量占全國醫院數量的39%,但卻承擔了56%的全國醫院診療量。
城市基層醫療增速快
在醫院終端中,診療人次最多的省份為廣東省,2014年有3.53億人次在醫院終端進行診療,診療人次最多的前五省合計占全國診療人次占比近四成,入院人數最多的省份為山東省,2014年有1130萬人入院,入院人數最多的前五省合計占全國入院人數的34%。
從全國看,農村基層醫療終端的用藥規模較大,但城市基層醫療終端的增長速度更快。在基層醫療終端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有: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驅動下的需求增長、籌資補助標準的提高、報銷范圍與支付比例擴大。
東部地區建立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占全國的占比超過六成,承擔了近八成的社區衛生中心診療量,但東部地區社區衛生中心的平均入院人數少于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的數量與入院人數要高于東部地區,但診療量還是東部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較多。
在城市基層醫療終端中,診療人次最多的省份仍為廣東,2014年有1.12億人次在城市基層醫療終端進行診療,診療人次最多的前五省合計占全國診療人次的45%,在城市基層醫療終端入院人數較少,人數最多的江蘇省2014年亦僅有33萬人在城市基層醫療終端入院,僅是醫院終端入院人數的零頭。入院人數最多的前五省合計約占全國城市基層醫療終端入院人數的45%。值得注意是,城市基層醫療終端診療人次最多前五省市(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北京),除江蘇外,其他都不是城市基層醫療終端入院人數最多的省份(江蘇、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廣東、上海、浙江、北京等省市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比較成熟,社區首診制及醫保支付向基層傾斜也促使民眾逐漸習慣在社區醫療機構進行首診,但是要進行大病重病治療時,大型的公立醫院仍舊是第一選擇。
在農村基層醫療終端(鄉鎮衛生院),發展較好的地區是河南、四川中等人口大省或農村人口較多的中西部省份。診療人次最多的河南省,有接近1億次的人次在鄉鎮衛生院進行診療,前五省份合計約占全國農村基層醫療終端診療人次的四成,2014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入院人數約3733萬人,比2012年和2013年的人數還有所下降,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素質參差與硬件設備配置不佳,導致民眾不太愿意在鄉鎮衛生院進行大病重病的診療,制約了其發展。
在零售終端市場中,城鄉居民購藥便利性提高,醫院處方影響下的指派購買,及近年來自我藥療的普及是拉動零售市場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藥店連鎖率是一個地區零售藥品市場集約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標,藥店數量最多的廣東省,藥店連鎖率卻是藥店數量最多的前五省份中最低的。廣東省藥店連鎖率較低可能與當地民眾更善于自我藥療(特別是中醫藥療),藥店客源比較充足,生存壓力較小,單體藥店連鎖化欲望較低有關。四川省藥店連鎖率高達83.87%,推測其主要原因在于加盟模式在該省市盛行,匯總統計時將加盟店都劃入連鎖體系內有關。

相關閱讀
- 國家出手,耗材采購監管升級!2024-03-26
- 國家開會:公立醫院設備采購工作啟動!2023-04-19
- 史上最嚴!財政廳發文:公立醫院限制進口設備2022-05-05
- 山西醫療糾風,盯上進口耗材2017-10-31
- 一文讀懂國務院推行兩票制對行業的影響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