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日前,天津出臺《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計劃到2015年,該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建成國內領先的原料藥生產基地、中藥現代化基地、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基地和干細胞產業化基地;培育3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大集團;打造100個銷售額超億元的大品種。
根據規劃,天津市將建設以“一園兩院一區”為載體的濱海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形成以跨國公司、國內醫藥龍頭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集技術支撐、企業孵化、產業發展、服務外包為一體,涵蓋化學制劑、原料藥、生物制藥、中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國內最大、世界知名的生物醫藥創新和產業化基地。
鞏固發展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制藥3個優勢領域,形成10~15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占有率高、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品種和一批銷售額過億元的藥物品種。“十二五”時期累計培育醫藥類上市公司10家,重點發展化學和生物外包、臨床前研究及臨床研究CRO服務。到2015年,生物醫藥服務外包收入達到150億元。
鞏固優化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的龍頭地位,形成武清、北辰、西青、靜海、津南等多個具有行業品牌效應的產業集群,形成“1+5”的發展格局,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步伐。在濱海新區建設方面,以10平方公里的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為載體,打造濱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重點推進化學藥物新產品和新制劑的產業化,發展治療心腦血管、腫瘤和糖尿病的新型藥物,發展頭孢類、培南類抗生素和抗艾滋病原料藥,力爭使抗艾滋病原料藥產量達到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使頭孢類抗生素藥物工業產值占全國產值的50%。同時獨立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植物類、血管內皮抑制素類抗腫瘤藥物及原料藥。加快解熱鎮痛類、感冒咳嗽抗過敏類及消化類OTC藥物的更新換代速度,逐步搶占國內市場。
推進傳統中藥產品的二次開發,實現中藥產品劑型多樣化。發展心腦血管治療和清熱解毒等現代中藥,研制生產一批知名老中醫驗方中藥,扶持優質飲片發展。鞏固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京萬紅燙傷膏等傳統優勢產品地位,參與海外市場檢驗和認證,加快中藥國際化步伐。
重點推進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炎等常見傳染病疫苗的產業化,研制RNA疫苗、腫瘤疫苗、艾滋病疫苗等先進疫苗,力爭使疫苗工業總產值達到全國產值的三分之一。發展抗腫瘤、抗類風濕等抗體藥物。開發以檢測傳染病、血液病、腫瘤為主的生物檢測產品以及與儀器配套使用的檢測產品。
在醫療器械行業中,重點推進藥物支架、胰島素泵等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產品的產業化。中高端醫療器械領域重點發展超聲診斷、彩超、電刀、射頻治療儀等醫院用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人工植入物等高附加值醫療器械。擴大骨科植入物、醫用導管、體外循環設備等高附加值醫用耗材生產規模。家用醫療器械領域重點發展血糖儀、電子體溫計、家用心臟監測設備等,擴大市場占有率,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
在健康產業領域,開發第三代保健食品,加強對功能低聚糖、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膳食纖維、益生菌以及海洋功能性食品的開發。開發以維生素、礦物質補充為主的保健品,同時發展保健酒、保健食品等相關產業和適應普通群眾消費的維生素、鈣質補充產品。利用中藥材和海洋資源,開發基于植物源提取物的保健品及海藻膠、海藻多糖、魚肝油等海洋保健產品。

相關閱讀
- 公立醫院嚴禁超配大型醫療設備2015-07-10
- 醫療器械 十年一劍如何磨2015-06-24
- 機會來了:第三方醫學檢驗或成醫療改革新重點2014-09-04
- 縣域醫改要“合縱”也要“連橫”2012-02-02
- 新醫改將釋放巨大內需 廢除以藥養醫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