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山東威高大動作
NO.1
威高骨科拆分上市
6月11日,威高股份發布公告稱,建議分拆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于科創板獨立上市。
董事會宣布,2020年6月11日,威高骨科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建議于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公告顯示,目前威高股份直接及間接持有威高骨科約80.53%的股權。在完成科創板上市后,預計威高骨科將成為威高股份的附屬公司。
威高骨科主要從事制造及銷售植入式骨科醫療器械,包括脊柱、創傷及關節產品。其亦生產脊柱、創傷及關節植入手術使用的手術器械及工具。
早在2019年12月30日,威高股份就發布公告稱,內幕消息建議分拆威高骨科,并于中國一間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日,威高骨科財務顧問就申請有關建議分拆上市之上市前輔導過程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提交申請。
來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此外,今年5月15日,威高股份發布2019年年報也表示,公司正考慮可能分拆威高骨科及其附屬公司并于中國一間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
根據上海證券報消息,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孫念瑞曾表示,分拆上市對上市公司具有三方面好處。
一是經營更加專業,企業可以專注擅長領域;二是信息更加透明,分拆后獨立上市的公司需要獨立披露;三是估值更加合理,不同的業務有獨立的市場定位、獨立的估值,分拆后企業估值更加合理。
NO.2
骨科市場,跨國械企仍占據優勢
根據2019年年報,威高股份產品種類繁多,包括臨床護理、創傷管理、血液管理、藥品包裝、醫學檢驗、麻醉及手術相關產品、骨科及介入產品八個主要業務領域。
2019年,威高股份骨科業務實現營業額約15.56億元,較2018年增長31.8%,收入占總營業額比例為15%,較2018年增長1.6%。
原因是威高股份通過進一步鞏固在脊柱領域的市場地位、加大關節產品市場推廣,以及渠道下沉、搭建物流平臺等措施,較好的拉動銷售增長。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我國骨科器械市場已超過500億元,且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2018年中國骨科器械市場規模約為515億元人民幣,僅為美國市場的37.5%。2018年中國骨科器械市場的年增速約為16.3%,2015-2017年美國骨科器械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2.8%,中國的增速接近美國市場增速的6倍。
在骨科植入物市場中,前五名均為跨國械企,占據近40%市場,威高的骨科緊隨其后。
根據智研咨詢行業報告數據,2018年中國骨科植入物市場前5名及市場份額分別為:強生13.11%、捷邁邦美8.67%、史賽克6.56%、美敦力5.14%、施樂輝4.4%。
前五名集中度為37.93%,進口廠家占據優勢地位,國內威高股份以4.05%市占率緊隨其后,大博醫療2.86%位列國產第二。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NO.3
脊柱植入產品進入市場前三
據了解,骨科植入市場可分為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等,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信息,2010年在骨科細分市場中,創傷占比33.17%,排名第一,脊柱占比27.87%,排名第二。
《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數據顯示,在2018年,脊柱市場規模達到76億元,同比增長16.92%,超越創傷成為骨科植入市場中第一大市場,市場占比29.01%。
雖然與強生、美敦力的市場份額仍有明顯差距,但威高脊柱植入類產品已擠進國內市場前三。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2018年脊柱植入類市場份額排名前四分別是強生(28.97%)、美敦力(23.35%)、威高股份(8.37%)以及史賽克(6.59%)。
2018年國產植入物占比39.11%,雖然市場份額占比較前幾年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較小。
據了解,威高曾與美敦力共同組建合資公司。根據眾成醫械梳理,2007年12月,美敦力及其相關公司與威高簽訂協議,雙方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美敦力威高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分銷兩家公司生產的骨科器械產品,威高股份與美敦力分別持股49%和51%。
2012年9月,美敦力宣布收購威高的競爭對手之一康輝醫療,此后不到兩個月,美敦力退出合資公司,但目前威高仍為美敦力代工部分骨科產品。
【來源:綜合自網絡 整理:賽柏藍器械】

相關閱讀
- 威高骨科作價60億元,借殼上市A股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