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產業將迎來五大變革浪潮
“信息化技術在這20年間的意外大爆發,加上醫改大浪潮的影響下,保險和醫藥流通領域的碰撞使中國醫療產業或迎來五大變革浪潮。”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會員房志武在2013中國藥品流通行業年度大會上如是說。房志武在會上提到,中國當前的醫藥產業市場狀況和美國八十年代的情況非常相似,當前的管理和整個產業的協調度較低。
醫改背景下醫院和企業關系最難協調
房志武表示,在醫改大潮的影響下,醫院,企業的相互關系是最難的協調的,這是難倒了政府的一個主要問題。
政府可以建設和培養兩者間關系,但是建設好以后如何保持。此外,每個改革環節的利益涉及者之間的相互業務關系非常難以調整。有些產業會消失,有些產業會發展,房志武補充到。
外國先進經驗值得關注
房志武介紹到,美國有相當一部分類企業和藥品流通是非常相關的。醫改最終的問題還是回到整個醫藥企業怎么的發展的問題,醫藥企業能否在醫改的影響下生存發展的問題。
“我們可以先看看海外企業是怎么做的,他們有一些什么樣的企業在經歷了同樣的困難的爭奪和博弈之后勝出的。”房志武說到。
就像昨天約翰格雷講到的,美國一樣有很大的爭論,當時說,這個批發企業到底該不該存在。他昨天反復地強調,他個人的職業的成就就是扭轉了美國整個行業對待批發企業該不該存在的看法。這個實則上就是企業在世界健康產業大潮的博弈的結果。房志武認為,企業應該把握信息化技術沖擊下的浪潮,應勢發展。
產業博弈中的勝利者
房志武介紹到,信息化技術在這20年間意外的大爆發。此前沒有任何人意識到信息化技術對這個世界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但突然之間,信息化技術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醫療行業也是如此,信息化技術在美國相對來說更加領先一些,因而徹底引領了一場激烈的企業之間的博弈。
那么誰在博弈中贏了呢,誰有可能是我們學習考察的對象呢?房志武介紹到,有這么一家公司。從給保險做服務,逐漸介入到對患者的管理和服務,流通體系的服務,然后逐漸開始做藥品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企業在過去10年成功之后,很多類似的公司像春筍一樣地誕生了。房志武認為,這樣的企業和服務,完全是醫療產業中任何板塊都可以借鑒的,不管是藥廠,流通商,還是保險公司。都可以來嘗試提供這些服務。
中國醫療產業可能迎來五個變革浪潮
房志武表示,在當前的形勢下,中國醫療產業將迎來五大浪潮:服務家庭化、醫院職業化、醫保商業化、藥品集約化和監管智能化。
在演講中,房志武尤其強調了服務家庭化此浪潮。他認為,醫療產業服務家庭化實際上也是美國產業的一個發展方向。過去的十幾年間,美國醫療產業的發生地,從住院下沉到門診,很多的手術在門診可以做了,為什么發生這個下沉呢?因為相關技術發展起來了,包括信息技術和醫療技術。
在演講的最后,房志武說道,在中國從家庭化變革中受益最大的定是和家庭最接近的一些產業,也就是藥店,配送企業,和醫藥批發企業,誰的服務先下沉到家庭誰就是勝利者。

上一篇:兩款麻醉醫療器械被召回
相關閱讀
- 14類耗材,最低價聯動2024-11-27
- 6月1日起,大批醫療器械實名制2024-06-04
- 新一輪高值耗材集采或將啟動2024-03-12
- 兩會代表發聲,支持國產高端醫療器械2024-03-08
- 乘風破浪行,激流勇者進---華康普美2023年度總結大會圓滿落幕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