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地區霧霾嚴重竟為醫藥市場帶來利好信息
最近,京滬地區出現的大面積霧霾天氣成為居民最痛恨的事情,而這樣的狀況,也會醫藥行業市場帶來利好消息,實在是萬事有利有弊的最好印證。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霧霾天氣,而且霧霾天氣持續時間之長,pm2.5值之高,籠罩面積之大,有愈演愈烈、難以控制之勢。而這其中,又以首都北京的霧霾天氣尤其嚴重,在一月中旬的幾天中,部分片區的能見度甚至低于五米,人群在呼吸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不通暢感,某些地區甚至可以明顯從空氣感受到顆粒狀物質的存在。無論對于交通狀況還是人們的日常出行和工作生活均造成了異常嚴重的影響。
尚普咨詢醫藥行業分析師指出:雖然霧霾天氣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危害頗多,但是對于醫藥市場中的企業而言,可能反而會起到正面的推動作用。
首先,霧霾天氣的嚴重推動了防護類醫療器械的銷售。近幾個月以來,在北京的相關團購信息中,諸如帶有過濾網的口罩及類似防毒面具一類的產品不斷出現,而且往往一上架就立刻被用戶搶購一空。嚴重的霧霾天氣導致人們每天在上班、上學途中不得不帶上這類產品來避免呼吸道受到直接的損傷,尤其是對于室外工作者及一些呼吸道有疾病史的用戶而言,這類產品無疑是黑暗中給他們照亮的一盞明燈。
其次,大量由霧霾天氣造成傷害的人群推動了治療類醫藥的大量銷售。這一類藥物集中在呼吸道類藥物及皮膚護理藥物方面,用于對已經造成的創傷進行治愈和處理的功效。部分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藥品銷量也大幅提高。
最后,某些用于全面提高人體適應和免疫能力,及強化特定部位抵抗能力的藥品也得到推廣。這一類藥物主要是中藥,另外也包含一些以食用方式來達到預防效果進行食療的藥物。由于中藥對身體負作用小且可以對損害進行根治的特性,也促進了醫藥公司對于中藥及中西結合藥物的研發工作。
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醫藥制劑行業市場調查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霧霾天氣是由于人為行為導致的自然現象,雖然可以通過長期治理來遏制,但是短期之內難以立刻緩解。所以對于醫藥的廠商而言,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將本來滿是缺憾的事情轉變為可以為自己謀取利潤的喜訊。
醫藥利好固然可喜,但是我們仍然期盼霧霾天氣得到治理,居民安定,少服藥物,安全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