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中醫院發展六大要素
中醫藥是祖國的瑰寶,近幾年我市各縣級中醫院通過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積極推進中醫事業發展步伐,充分發揮中醫在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發展情況良莠不齊,有兩間中醫院至今仍未達標,個別縣級中醫院還出現了收不抵支和負債經營的狀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善。
加大投入是保障
多年來國家和地方財政對縣級中醫院的基礎建設投入有限,不少醫院現有的場地和規模已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如大埔縣和豐順縣中醫院,至今仍在舊址營業,嚴重制約了醫療業務的發展。因此,要努力爭取政府和社會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努力籌集醫院發展基金,加大對中醫醫院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更新診療設備,為患者和醫護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就診和工作環境;。
培養人才是關鍵
縣級中醫院的中醫人才隊伍建設要努力做到科學規劃、系統培養、梯次增長和完整配套。要穩定、吸收、培養中醫藥人才,這是加強中醫院內涵建設的關鍵。
首先應當穩定現有的中醫藥骨干人才,要盡最大可能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讓他們“英雄有用武之地”,要經常關心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并在工資、獎金、福利等方面進行必要的照顧,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其次,要對外招聘優秀人才,在每年中醫院校畢業生中選拔高層次人才,并努力培養“學得好、回得來、用得上、養得住”的在職中醫藥人才,不斷通過培訓,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團隊。要充分利用退休名老中醫的余熱和傳幫帶作用,發揮他們在臨床、學術工作中的業務指導作用。對中醫理論功底扎實、臨床經驗豐富、中級以上職稱的醫師進行對外宣傳包裝,使他們成為當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中醫”。如豐順縣中醫院通過招聘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新的醫療項目,提升了醫院的知名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專科建設顯特色
秉承中醫傳統,開展“名醫、名科”建設,打造中醫醫院特色優勢。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沒有規模就沒有特色,沒有效益就沒有特色”的觀點已被人們普遍認同。
我市各中醫醫院目前專科建設普遍不突出,基本都是以骨科為主,其他科則不強,綜合服務能力低。過去認為有特色的許多單方、驗方、偏方及其膏、丹、丸、散,確實可以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但范圍很小,談不上規模、更談不上效益,其中不少已被人們逐漸遺忘。
因此,縣級中醫醫院要積極向省中醫管理局專題匯報,爭取上級對醫院中醫藥特色專科建設的支持,力爭創建重點中醫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