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中醫院發展六大要素
同時,要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特色和優勢,積極研究和推廣中醫新技術,新療法。要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的預防保健服務,探索實施“治未病”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模式。通過獨特的中醫養生技術及中醫內涵,實現個體化的、具有中醫特色的預防保健、康復、診療等一系列服務。
幫扶合作促發展
依托“對口幫扶”,改變中醫工作低層次、低水平的狀況,促進自身的發展。要主動尋求上級“對口幫扶”醫院的支持,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技術支持、設備支援、信息交流和醫院管理等方面積極依靠上級醫院作后盾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在尋求上級對口幫扶醫院支持的同時,要大力加強城鄉合作交流,促進城鄉中醫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醫院還應憑借中醫藥資源優勢,并以此為橋梁和紐帶,通過進修、幫帶、扶植等有效途徑,積極幫助鄉鎮衛生院組建中醫科,培養中醫藥人才。要定期組織義診隊伍,深入基層進行義診、衛生宣教等活動,提升基層群眾對中醫醫院的認知度。要建立和完善資源共享機制和體系,從而達到雙贏和互動的效果,使基層直接轉診的病人數量有所提升,從而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
通過各種途徑提高醫院綜合競爭力,打響中醫醫院品牌,使中醫醫院成為當地人民群眾心目中知名度較高的醫院。如豐順縣中醫醫院在兼并了效益不好的湯坑鎮衛生院以后,通過人員和技術扶持,在短期內不僅救活了瀕臨崩潰的衛生院,而且大大提高了中醫院的知名度。
加強管理訂規劃
縣級中醫院要有明確的醫院長遠發展規劃和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嚴格的管理方案和制度并認真付諸實施。這樣,管理才能出效益,管理才能出水平。一家醫院,如果連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都成了一紙空文、執行不了,那還談什么管理和發展?
因此,要選配好醫院領導班子,醫院要向前發展,離不開一個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有開拓進取精神的領導班子。要通過公平、合理的競爭,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賢任能的用人激勵機制。同時慎重配備好醫院中層領導干部,帶動職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中西結合謀市場
傳統中醫在診斷、治療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難以適應患者的需求,已嚴重制約了縣級中醫醫院的發展。縣級中醫醫院要堅定不移地走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之路,在保持、發揚、發掘中醫特色的同時,要大力培養、引進西醫人才和現代診療技術及設備,使中醫院的主要科室都具備中西兩法治病的功能。且中醫特色突出、西醫技術達到或接近同級綜合醫院的水平,去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總之,縣級中醫院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和實際,努力嘗試走差異化的路子,在當地醫療市場中最好不要求全責備,而要尋求重點、突破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