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上交所質問,新華醫療回復了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負債率持續走高,凈利潤下滑,公司必將有所動作來緩解頹勢。新華醫療也不例外,不過其選擇的是轉讓一家凈利潤超過自己的績優控股公司,給關聯方華檢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檢控股)。這一操作備受爭議,也引來了上交所的關注。
1月23日晚,新華醫療回復上交所關于此前擬轉讓控股公司威士達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士達)全部60%股權的《問詢函》,稱公司正在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威士達需要的資金擔保過高。
而此前,外界曾質疑新華醫療這次的操作是在為關聯方華檢控股上市鋪路,新華醫療雖沒正面回應,但其表露出如華檢控股能夠成功上市,公司可停止為威士達提供擔保,能及時收到威士達股權轉讓的現金對價,還能持續共享華檢控股經營紅利。
業績滑坡無奈處置優質資產
新華醫療2017年凈利潤為1.49億元,卻要賣掉同期凈利潤達1.71億元的威士達給關聯方華檢控股。這樣的操作引發外界質疑,上交所也向公司發函詢問交易的合理性。
1月23日晚,新華醫療回復上交所《問詢函》,公司表示2016年開始負債率逐年提高,凈利潤嚴重下滑,從2017年開始啟動處置低效、無效資產。
那威士達是否屬于“低效、無效”資產呢?
2015年到2017年間,威士達的凈利潤從1.16億元增長到1.71億元,是上市公司利潤的穩定貢獻點。但新華醫療在意的是,威士達的存貨和預付賬款分別從2015年的2.73億元、0.87億元,增長至2018年8月31日的5.93億元、2.02億元。
新華醫療稱,目前公司已為威士達提供了3億元的擔保額度,其他股東亦按比例出資,但仍不能滿足威士達對資金的需要,限制了威士達發展。而實際上,新華醫療近年來負債率確實持續走高,其2015至2017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62%、64.66%和66.79%,這一數據在去年8月底進一步上升到了66.92%。公司不得不加速轉讓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欲轉讓的60%威士達股權,是新華醫療在2014年以總計3.84億元的價格收購,如今的交易總對價為12.34億元,幾年間標的價值增長迅速。
但這已經不是新華醫療首次剝離資產。此前,新華醫療還剝離了淄博眾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和長沙弘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良好的投資收益。去年,新華醫療還發布公告,擬出售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方承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股權。
試圖曲線獲得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新華醫療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億元,這一數據在2016年和2017年降至0.35億元、0.66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新華醫療2015年至2017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09億元、-0.48億元、-1.36億元,公司盈利能力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較大下滑。
此次,新華醫療欲轉讓威士達全部60%股權的交易對方,為已經持有威士達40%股權的關聯方華檢控股。新華醫療通過華佗國際間接持有華檢控股9.92%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華佗國際不再直接持有威士達股權,威士達將成為華檢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而華佗國際將持有華檢控股約44.37%股權。
新華醫療稱,目前的舉措是為增強子公司獨立融資能力、降低對上市公司依賴性。而記者注意到,此前外界猜測新華醫療此番動作是為助力華檢控股上市,是因為在已經披露的交易方案中,新華醫療表示考慮到港交所相關要求,為使買方順利于港交所上市,新華醫療做出了不與買方進行同業競爭的保證。
根據雙方約定,華檢控股將以向新華醫療全資子公司華佗國際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8.23億元交易金額,剩余4.11億元將分期以現金方式支付。
而如果華檢控股啟動上市程序至成功上市,新華醫療可謂好處多多。首先是能從威士達的擔保中抽身。新華醫療在公告中表示,關聯方華檢控股啟動上市程序后,該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向公司提出停止為威士達提供擔保。
其次,如華檢控股能夠成功上市,各股東將停止給予華檢控股提供融資支持,新華醫療稱,能及時收到威士達股權轉讓的現金對價,緩解資金壓力,公司還能持續共享華檢控股經營成果和成功上市的資本市場紅利。
1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新華醫療詢問華檢控股的上市規劃,以及是否馬上能停止為威士達提供擔保,得到的回復為“一切以公告為準”。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閱讀
- 91.7萬個耗材 多家知名械企中標2020-07-21
- 新華醫療:醫療器械維持高速增長2012-08-28
- 醫改正催生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需求2010-05-07
- 新華醫療:成長路徑已經明確:并購做大2010-04-20
- 淄礦集團入主新華醫療 山東煤炭重組大門開啟20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