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占比僅一成!14省耗材集采密集啟動
心臟起搏器集采消息密集發布,高端心血管介入器械遭遇降價考驗。
01新一輪起搏器集采啟動
3月27日,安徽省醫藥價格和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開展心臟起搏器類醫用耗材產品信息維護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開展心臟起搏器類醫用耗材新一輪帶量采購,并開展產品信息維護。
帶量采購產品范圍包括:
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0位為 C020401058、C020402058、 C020403058、C020405059、C020406059、C020407059、C020411061 和 C020412061 的上市心臟起搏器類、心臟除顫器類和心臟起搏除顫器配套使用的導線類醫用耗材,其中臨時導線類和皮下除顫導線類醫用耗材不列入本次申報范圍。
相關企業需填報其全國各省省級平臺集中采購掛網價(含中標價、掛網限價、參考價等);2019年以來全國省級(含安徽)或省際聯盟帶量采購價,若出現梯級報價或接續形成的帶量采購價,填報其最低值。
3月24日,北京市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京津冀“3+N”聯盟起搏器類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到期接續有關工作的通知》,京津冀與自愿加入的黑、吉、遼、蒙、晉、豫、川、渝、黔、藏等地區組成“3+N”聯盟,開展京津冀“3+N”聯盟起搏器類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到期接續項目。
帶量采購品種為雙腔起搏器類醫用耗材,包括但不限于國家醫保局醫保醫用耗材編碼前15位為C02040205800001、C02040205800002、C02040205800003、C02040205800004、C02040205800005、C02040205800006的產品。按注冊證型號及功能屬性區分采購單元。
帶量采購周期原則上為三年,原則上將采購主體填報的采購需求量90%作為本次聯合帶量采購的意向采購量。
報價方面,全國范圍內各省級及省際聯盟帶量采購項目中選產品,以該產品帶量采購最低中選價格制定供應報價上限。全國范圍內各省級及省際聯盟帶量采購項目均未中選產品,以相同功能屬性同組產品在各地區帶量采購中選最低價的平均價格水平計算供應報價上限。
02高端器械集采,一場艱難的博弈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于人體的電子治療儀器,它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
心臟起搏器可分為單腔起搏器、雙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等不同類型,其中三腔起搏器又稱心臟再同步治療(CRT),技術門檻更高,價格也更為昂貴。此外,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能自動檢測室性心動過速、過緩和心室顫動并進行變速控和電擊復律,可用于預防心臟性猝死。
由于技術含量較高,已有起搏器在售的市場競爭者屈指可數,進口品牌包括波科、美敦力、雅培、百多力,國產品牌有先健科技、創領心律和樂普醫療。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集中在跨國械企手中,國產占比僅一成。在不夠充分的市場競爭中,進口品牌的定價權較為穩固。
集采前,起搏器價格普遍較高,單腔起搏器售價在2萬-3萬元,國內占比超七成的雙腔起搏器約5萬元左右,三腔起搏器10萬元左右,三腔除顫起搏器則高達15萬元-25萬元。成本構成來看,除產品本身的成本外,起搏器價格中還包含跟臺服務、醫生培訓、程控隨訪、器械故障處理、患者教育等帶來的費用。
近幾年,全國諸多省份開展了起搏器帶量采購,整體降幅比較溫和。據了解,起搏器直接植入心臟,需長期定期維護,因此對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從臨床需求的角度出發,集采并不刻意追求超低價,而希望更多企業中選,保證產品供應。
降價與保供之間的臨界點,在一輪輪的帶量采購中被反復試探。2021年,起搏器植入量最大的江蘇省第二次開展起搏器價格談判,平均降幅60%,最高降幅達69%,原來售價5-6萬元的心臟起搏器降至2萬元左右。而在2019年的首次耗材聯盟談判中,江蘇省起搏器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江蘇省之后,京津冀“3+N”聯盟組織了起搏器帶量聯動采購,均價從4.8萬元/個降至2.4萬元/個,平均降幅50%。
天津宣布起搏器類耗材帶量聯動中選產品以中選價格作為支付標準,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醫保基金按規定比例支付。其中,非兼容MRI/非頻率應答類起搏器醫保最高支付標準(下同)為每套17980元;非兼容MRI/頻率應答類起搏器為每套34519元;全身兼容MRI/非頻率應答類起搏器為每套31605元;全身兼容MRI/頻率應答類起搏器為每套37791元;其他類別起搏器(不含單腔和三腔起搏器)為每套37791元。
去年12月,江西、湖北、廣東和貴州四省聯盟開展起搏器集采,共采購了22個類別的起搏器。樂普醫電在單腔起搏器非兼容非頻率應答類別中報出了7125元的最低價。4月起,此次起搏器中選結果也將于廣東落地。
根據第二十五屆全國介入心臟病論壇(CCIF 2022)發布數據,2021年心臟起搏器植入總量約11.16萬例,較2020年增加12.5%。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占比從2019年的23%增加至2021年的39%。江蘇、浙江、上海植入量最多。
圖源:CCIF
國產心臟起搏器植入數量逐年上升,占比約7%~10%;2019年、2020年國產起搏器植入總量均為七千余例,2021年增長至1.1萬余例。縣域起搏器植入量約占全國起搏器植入總量的11%~16%,2021年達17279例,較2020年增加15.4%。
受限于技術難度,起搏器植入手術較多集中于三甲醫院。在患者意識觀念影響下,預防性植入受到一定抵觸。整體來看,手術滲透率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治療需求仍未滿足。
經歷多輪艱難的集采博弈,降價后的起搏器正在全國多地使用,不過,起搏器市場的終章還遠未到來。
【來源:賽柏藍器械 】

相關閱讀
- 高價耗材集采結果出爐(附名單)2024-11-26
- 超大聯盟集采將執行,28種耗材市場調整在即2024-04-28
- 3類高值耗材集采來襲2023-12-04
- 倒查一年半,骨科耗材整改2023-11-28
- 周五開標!14省聯盟帶量采購,涉10種耗材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