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種植繁榮驅動牙科CT機行業高速成長
從日前往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口腔醫療展上調研了解,中國牙科市場發展繁榮,種植、正畸等高端牙科醫療方式快速增長;但商業模式的不同決定廠家市場定位及其前景。
中國口腔種植產業起步晚、發展快:在天然牙齒缺失后,人們需要修復咀嚼功能,而鑲牙等傳統方式會讓患者感受不舒服或犧牲健康牙齒;但口腔種植以再生技術為基礎,可實現精確吻合、不影響其他牙齒目標。我國口腔種植產業起步晚,全球第一例在20世紀60年代,而引入我國已是90年代。
起步晚的另一面是發展快,在我國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提高的背景下,高端齒科醫療—口腔種植成長迅速。據中華口腔醫學會數據,我國去年種植體植入量約20萬顆,近年CAGR超過20%;周邊地區如韓國(100萬顆)和臺灣(25萬顆)的發展階段遠高于中國,我國的種植牙產業仍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
CBCT成像清晰,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傳統種植拍片使用全景機,雖售價便宜(20~40萬/臺),但呈二維平面圖像,并出現畫面失真問題,醫師憑經驗判斷種牙位置及深度,存在醫療糾紛危險;近年來CBCT(錐形束CT)引入國內,迎合市場需求,規模連年翻番。
目前CBCT全球主流競爭者有卡瓦、西諾德、NewTom、普蘭米卡、怡友等,上述廠商均攜帶設備參加此次展會。據我們的調研,這些主流設備供應商在中國區的定位及銷量如下:卡瓦定位高端,今年已售50多臺;西諾德、NewTom定位中高端,今年各自銷售40多臺;普蘭米卡、怡友定位中低端,今年各自銷售100多臺;上述合計約400臺,以均價150萬計,今年市場規模約6億元。
上述廠家均表示今年銷量規模翻番,并預計未來5年市場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商業模式決定市場區分,公司目標中端廣闊市場:卡瓦、西諾德為牙科醫院提供一站式服務,供應牙科設備及耗材;普蘭米卡主攻包括牙椅在內的各類設備;NewTom、怡友僅提供全景機/CT機。商業模式的不同導致各自面對不同的市場:卡瓦、西諾德主要客戶為公立綜合醫院、高端診所,這個市場關注品牌及品質;另外三家則以牙科專科醫院、私人診所為主,這個市場更關注性價比和售后服務。
西諾德牙科影像部門去年收入20億人民幣,毛利率57%;怡友牙科影像設備去年收入8億元,綜合毛利率34%。美亞光電的CT機今年取得牌照,定位中端市場,以性價比參與競爭,三季度已取得收入;牙科專科醫院和私人診所數量龐大,市場空間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