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患者藥費降三成 京將擴試點范圍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消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建立科學補償機制。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提出,要取消以藥補醫,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去年,北京在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等5家市屬醫院實施“醫藥分開”改革試點,取消15%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增設醫事服務費。記者昨日獲悉,“醫藥分開”后,5家試點醫院醫保患者門診 藥費下降三成。北京正在調研逐步擴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范圍,“醫藥分開”將擴展至更多醫院。
■個案
患者減負醫院收益略增
今年75歲的陳大爺患糖尿病已經15年,他每個月都固定到友誼醫院拿兩次藥,主要是開胰島素,一個月共5支諾和靈30R注射液。
陳大爺以前開藥的單據顯示,在取消藥品加成之前,每支諾和靈63.04元,5支一共315.2元。友誼醫院去年7月起實行“醫藥分開”之后,藥品價格降低為每支54.82元,共計274.10元。“光這一種藥就省了40多元錢。”
此外,像高血壓患者常用的倍他樂克原來每盒12.67元,現在為11.02元;絡活喜原來每盒38.10元,現在每盒33.14元。
記者了解到,在5家試點醫院中,醫保患者門診藥費次均下降三成。此外“醫藥分開”試點實行以后,由于專家號與普通號的醫事服務費差距拉大,各試點醫院“掛專家號難”現象得以緩解。
朝陽醫院執行院長陳勇介紹,“醫藥分開”除讓患者藥費下降外,取消的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與設立的醫事服務費,實現了“平移轉換”,醫院收益略有提高。
■追訪
基層醫院將設醫事服務費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局了解到,北京部分市屬大醫院已啟動“醫藥分開”測算準備工作。據醫改部門相關人士透露,“醫藥分開”試點除大醫院之外,還有望擴展至一二級醫院,不同層級的醫院擬設立不同的醫事服務費。
按照計劃,今年,規劃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擬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診療費,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設立醫事服務費,并納入醫保。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部門已出臺《關于規范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按照要求,北京市也將完成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清理規范工作,逐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調整。
■數說
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最近一次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底,與改革前(2012年1-6月)相比,5家試點醫院醫保患者經濟負擔減輕。其中,門診醫保患者次均醫療費用減少66元,下降15.35%;次均藥費減少91元,下降30.08%;次均自付費用減少53元,下降 27.85%;住院患者例均醫療費用減少2198元,下降12.21%。86.7%的門診患者認為醫事服務費價格可以接受,90.1%的患者對改革后醫院提供的門診和專家服務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