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將掀查辦“九不準”風暴
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駐國家衛計委紀檢組監察局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了一場衛生計生行風案件查辦工作座談會,會上中紀委有關領導明確指出,將把違反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行為作為案件查辦的突出重點,并加大通報力度,嚴肅懲處違紀違法行為。
雖然會議很低調,但規格并不低,來自北京、上海等十幾個省市的衛計委和三級醫院的紀檢監察干部參加了會議,可以預期的是,一場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牽頭的“九不準”風暴或將來襲。
事實上,自2013年底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以來,一場關于“九不準”的爭論就從未停止。
作為配套措施,國家衛計委還推出了“拒絕紅包協議”,雖然連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教授都公開聲稱拒簽,但并未影響該協議的推廣和實施,在不少醫院的入院手續資料袋里都能見到該協議的身影。
在地方層面,關于“九不準”文件的落實更是開展的風風火火,有些地方甚至將“九不準”細化成“十不得”。
近日重慶市衛計委頒布的《重慶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亦將“九不準”精神貫穿其中,并規定,違反其中任何一條,將由衛生計生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僅如此,“九不準”的執行情況亦被列入全國各地醫療衛生機構以及人員的年度考核、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作為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據一位醫生網友向《醫學界》反映,其所在醫院執行“九不準”文件精神的形式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召開全院醫務人員認真學習“九不準”文件精神,每人寫一篇學習感想的文章;第二條是要求背誦和默寫九條“不準”,確保檢查團來檢查時能夠流利默寫。
而該醫生的應對經驗是:一,學習感想的文章網上有很多模板可供借鑒;二,一般檢查團來之前都會有通知,只要提前突擊背一背就可順利過關。
“反正經常有類似檢查團來醫院檢查,已經習慣了,多一個‘九不準’檢查團也不覺得累很多,事業單位不都一個樣嗎?”該醫生感嘆。
但同時該醫生還是提出了一個困惑已久的問題:“聽說當初制定該文件的原因是針對醫療衛生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我們已經背了這么久,不知道這些問題現在解決了沒有。”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試圖通過一紙禁令就解決根深蒂固的體制頑疾是徒勞的,只會勞民傷財而已。”
附:《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
一、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
二、不準開單提成
三、不準違規收費
四、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
五、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
六、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
七、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
八、不準收受回扣
九、不準收受患者“紅包”

相關閱讀
- 衛計委發布多項醫療器械相關行政許可事項公開目錄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