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發文,全面取消醫院結款權限!
01啟動回款“清零計劃”
近日,山東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醫藥集中采購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明確全面開展醫保基金直接結算。
醫保、醫院、醫藥企業之間的三角債問題長期存在,過長的回款周期增加了企業成本和經營風險,但行業高額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分攤了上述壓力。帶量采購政策實行后,流通環節價格水分被瀝干,藥品耗材的三角債問題亟需解決。
去年8月,山東省醫保局、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衛健委、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醫保定點公立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用耗材貨款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實施方案的通知》,這也是全國首份在省級明確全面推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的文件。
上述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全省統一的藥械結算監管平臺,完成帶量采購藥品耗材醫保基金直接結算、非帶量采購藥品耗材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自行結算在線監測功能開發。在2021年年底前,依托監管平臺先行開展國家和山東省組織集中帶量采購藥品耗材貨款直接結算工作。2025年全面推行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
時隔一年有余,山東省直接結算工作將繼續深入,尚未實現集采藥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將成為「清零計劃」的重點目標。
山東省醫保局最新發布的《通知》中指出,各級公立醫療機構要全面落實集中帶量采購醫藥貨款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工作,堅決杜絕拖欠醫藥企業貨款行為。各地要盡快實現未開展集采藥品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清零目標。
各級醫保部門將開展直接結算情況與醫療機構資金撥付、結余留用考核等掛鉤,對于拒不開展直接結算工作的醫療機構,要采取約談、公開通報等措施,確保實現“應納盡納”。
此外,山東省還將持續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藥款清繳工作。
《通知》明確,各級醫保部門要加強部門協同,密切協作配合,夯實責任,強化措施,持續推動清欠工作開展,鞏固前期清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拖欠醫藥企業藥款成果,杜絕縣(市、區)專項賬戶欠款新增問題,并做好與基層醫療機構落實集采貨款醫保資金直接結算工作的銜接。
對確實存在困難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報當地政府同意,制定還款計劃,落實清繳任務,切實解決基層醫療機構欠款問題。
02多地推進,直接結算進度幾何?
在醫保、醫院、醫藥企業的三角關系中,圈出醫保與醫藥企業,由兩者直接結算,成為解決回款問題的重要方向。
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5262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為實現貨款及時結算,減輕企業貸款周轉壓力,上海、福建等地已探索通過平臺由醫保基金與供貨企業直接結算貨款,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觀察,今年3月,福建省醫保局發布《關于福建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由醫保經辦機構統一代為結算貨款,原則上醫療機構均應通過省藥械陽光采購平臺采購中選產品,當地醫保經辦機構于每月15日前按合同規定向企業支付上一月的產品貨款。
而在山東省,據2022年6月披露的數據,藥品貨款直接結算范圍已覆蓋全省2622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實現了對集采藥品的直接結算。同時,德州等8市在221家醫療機構實現了對集采耗材的直接結算。貨款結算周期由原來的平均8-12個月縮減至平均30天。
為推進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監管制度,山東全省統一確定監管平臺合作銀行,合作銀行與監管平臺對接,實現在線支付。醫藥企業使用其在合作銀行開立的結算賬戶、收款商戶接收藥品耗材結算貨款(含直接結算和自行結算)。
醫保經辦機構使用銀行企業網銀進行藥品耗材貨款的直接結算,實現直接結算工作全程監管醫保經辦機構在合作銀行開設一個藥品耗材貨款資金結算賬戶用于接收醫療機構繳納藥品耗材貨款等相關款項,不得將醫保基金違規轉入該資金賬戶;結算賬戶資金收到醫療機構繳款后應于2個工作日內劃轉醫保基金支出戶。
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全省共直接結算藥品、耗材貨款22億元,大幅減輕了醫藥企業負擔,優化了省域營商環境。
除直接結算外,部分地區推進醫保基金預付制度,以解決回款問題。
今年8月,湖北省醫保局等部門發布《關于湖北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的實施意見》,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約定采購量的結算,在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的基礎上實行醫保資金單列預算管理。醫保基金按不低于年度約定采購金額90%的比例預付,并按照醫療機構采購進度,從醫療機構申請撥付的醫療費用中逐步沖抵預付金。
某市醫保局采購相關負責人此前對賽柏藍器械指出,耗材帶量采購中采取預付金結算方式,醫保經辦機構會在采購周期執行前,把一定比例的資金撥付給醫療機構,一般會設立專項款,專門用于帶量采購支付貨款。“言外之意就是不讓醫院拖欠貨款。”
上述負責人認為,醫保基金直接結算是未來的方向。“直接結算更快捷。因為一家企業可能面向多個醫院,醫保直接結算會統一將所有醫院的貨款匯總到一塊打給配送企業。”
【來源:賽柏藍器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