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康職業學院將收集廢舊醫療設備建大型醫療影像設備博物館
由于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用于檢查和治療的醫療設備進入各個醫療機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上的不斷改進和出新,據有關方面統計,每年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療設備報廢的在幾十臺,甚至上百臺。
這些身體龐大又過時的廢舊設備,該如何處理呢?昨天是江蘇建康職業學院成立80周年,記者獲悉,該學院就準備收集這些廢舊的醫療設備,爭取在未來幾年內,未來幾年內建成一個大型醫療影像設備博物館。
江蘇建康職業學院,由江蘇省衛生廳原2個直屬單位(江蘇職工醫科大學、江蘇省中醫學校)組建轉型而成,隸屬于江蘇省衛生廳。多年來,學院秉承“勤、慎、誠、愛”的校訓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的辦學宗旨,續寫建康學院新篇章。
江蘇建康職業學院的前身之一,是江蘇職工醫科大學。學校最早是始建于1933年的國立中央助產學校。1935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更名為華東助產學校、南京第一助產學校、江蘇省南京助產學校,1963年為南京衛生學校,1978年成為江蘇省重點中等衛生學校,1980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重點衛生學校。1981年經省政府批準,更名為江蘇省衛生系統職工醫科大學,是全省獨立設置的醫學成人高校,1995年更名為江蘇職工醫科大學,1996年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優秀學校”稱號。2002年12月,原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原江蘇省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原江蘇省衛生人才培訓中心并入江蘇職工醫科大學,保留江蘇省醫學情報研究所的牌子。
學院另一前身,是江蘇省中醫學校,原名江蘇省中醫院護士學校,始建于1958年,是全國最早創辦中醫護理專業的學校。1974年更名為南京中醫學院附院衛校。1992年與醫院脫鉤,并改名為江蘇省中醫學校。
2005年,江蘇省衛生廳決定,將原江蘇職工醫科大學與原江蘇省中醫學校資源整合,組建一所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衛生高職院,2009年3月經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審核備案,正式定名為江蘇建康職業學院。
目前學院有新街口、鼓樓區鳳凰西街和浦口區三個校區,其中浦口區黃山嶺路69號校區(新校區)位于“天然森林氧吧”老山腳下,學院占地面積近500畝,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資產總值達近4億元。
學院有專兼職教師5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占50.2%,碩、博士高學歷者占50%,“雙師”型教師占70%。全日制在校學生5700余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6000余人,聯合辦學2000余人,其它各類學生1萬余人。近3年來,學院獲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精品教材、省級教學課件比賽獎等若干;在全國期刊發表論文452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86篇,SCI論文46篇;主編、參編國家規劃教材58余本。學院圖書館藏書38萬冊,中、外文期刊700余種。
學院建有藥學實驗中心、醫學護理實訓基地、解剖實驗室、康復實驗室、計算機房及語音室等教學設備。學院承擔著省衛生廳以及相關部門的大量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以及《中國腫瘤外科雜志》和《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學分冊》兩本國家級雜志的編輯。目前,學院有附屬醫院2所,教學醫院60余所,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90余家。這些優越的條件,為培養高素質醫學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