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衛健委發文,明確醫療設備國產優先
7月22日,廣東省衛健委印發的《廣東省2018-2020年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和技術評估標準(試行)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到2020年底,全省規劃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1615臺,其中新增813臺。
(圖片來源:廣東衛健委)
據了解,我國對大型醫用設備實行嚴格的配置許可管理,其中甲類大型醫用設備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管理,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管理,醫療機構不得未經批準自行配置。
配置六類設備
配置六類設備2018年10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發布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列出全國乙類大型醫療設備新增數量,本次廣東省《通知》也已明確新增乙類大型醫療設備數量,賽柏藍器械將兩組數據整合如下:
(一)X線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CT,含PET),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76臺,其中新增40臺。(全國新增377臺)
(二)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手術機器人),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19臺,其中新增15臺。(全國新增154臺)
(三)伽瑪射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包括用于頭部、體部和全身),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19臺,其中新增13臺。(全國新增146臺)
(四)64排及以上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64排及以上CT),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547臺,其中新增260臺。(全國新增3535臺)
(五)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1.5T及以上MRI),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686臺,其中新增375臺。(全國新增4451臺)
(六)直線加速器(含X刀,不包括列入甲類管理目錄的放射治療設備),到2020年底,廣東省規劃配置268臺,其中新增110臺。(全國新增1208臺)
實際上,乙類大型醫療設備目錄相對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擴充。
2018年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18年)》,對比2005版目錄,PET-CT、伽馬刀、手術機器人等原本在甲類目錄的醫療設備,被移到乙類目錄中,將由省級衛健委(衛計委)進行配置審批。
這部分配置審批權限的下放,無疑將對醫療機構增加配置大型設備有正向激勵作用,更多的乙類醫療器械將加速走進醫療機構。
國產設備優先
《通知》要求,嚴禁廣東省公立醫療器械使用單位不享有獨立產權而采用合作、融資租賃租入、舉債或集資購買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等方式申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
同時,鼓勵公立醫療器械使用單位優先配置國產自主品牌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逐步提高國產醫用設備配置水平。
其實在2018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就發布《廣東省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行動方案》稱,要提高藥械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對國產醫療器械設備的應用。
而且部分省份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表示,所有醫療設備全部要國產。
如今年6月,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云南省一份總預算為2.7億的招標文件顯示,招標設備不接受進口產品,全部要求國產。
支持非公醫療
根據《通知》,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年度實施計劃由省級衛生健康委(廣州/深圳等受委托市)根據實際需要按年度實施,要為社會資本辦醫療器械使用單位預留規劃空間。
同時,簡化社會資本辦醫辦理配置的程序,引導、支持社會資本辦醫療機構和醫療健康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預留發展空間,
《通知》還強調,不得將社會資本辦醫療機構等級、床位規模作為確定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必要前置條件。
【來源:賽柏藍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