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巨頭施樂輝超1億美元在中國建第二工廠
世界醫療器械巨頭施樂輝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加快了。目前,施樂輝在華投資建廠的金額已經超過了1.6億美金,這顯示出其進一步拓展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決心。
5月25日,全球五大骨科醫療公司之一的施樂輝投資超過1億美元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建立了1萬平方米的廠房——這是施樂輝在中國建立的第二個廠房。
北京工廠的投資規模超過了施樂輝在華建設的首個工廠——施樂輝醫用產品(蘇州)有限責任公司6000萬美元的投資額,而北京工廠將主要生產骨科關節、骨科創傷的產品。
姍姍來遲的巨頭
在全球醫療行業開始聚焦新興市場時,施樂輝這個沉默多年的巨頭也終于坐不住了。施樂輝來華大規模建廠,意味著未來將發力中國骨科醫療市場。
“來華建廠并非為全球市場降低成本,更多的是考慮到中國本地市場的發展與成長。”施樂輝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維·伊林沃斯(David Illingworth)向網易財經表示建廠目的。
施樂輝于1994年進駐中國,陸續在上海、北京、廣州設立了辦事處。但進駐中國十多年后,才開始投資建廠。直到去年6月,在華建立的首個工廠才正式落成開業。不足一年時間,第二個建立在北京的工廠姍姍而來。
戴維·伊林沃斯向網易財經解釋為何遲遲建廠的原因時表示,“目前在中國骨科市場的產品的投入與開發都處于早期階段。我們需要人力和設備兩方面的配合,未來在長期的發展上,將會投入更多資金。”。
至此,施樂輝在中國棋盤上已經擁有了蘇州和北京2個工廠,總投資超過1.6億美元,面積將超過5萬平方米。與此同時跟進產品配套的服務設施也在布局壯大中,目前已經擁有上海、北京和成都3個人才培訓中心。
“未來5年施樂輝將建立4個外科醫生技術中心,對超過5000位外科醫生提供先進技術和手術技巧方面的培訓。”來自施樂輝新興市場的總裁凱文·詹森(Kelvin Johnson)表示。
而隨著中國工廠的建立和投產,產品將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將一舉成為施樂輝在全球范圍內又一主要生產基地。2009年,施樂輝公司的全球銷售額達38億美元,其中骨科業務全球營業額為21.35億美元。
布局新興市場
施樂輝選址中國建廠正是看重中國醫療器械的市場潛力。在戴維·伊林沃斯看來,“中國整個醫療市場吸引全世界所有廠家的投資。”
近年來,跨國公司對新興市場投入的熱情異乎尋常,越來越多的跨國醫療公司選址新興市場投資建廠或設立研發中心。凱文·詹森向網易財經強調稱,我們從所有新興市場中選擇出重點國家進行投資,而中國作為老大、印度作為老二的地位絕不可動搖,未來將會一直擴大新興市場的投資。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醫療器械工業總產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平均增幅一直在12%-15%的水平。而根據醫療器械行業“十一五”規劃的預計,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
而跨國公司選址中國不僅能更方便進一步開發本地市場,還能為全球市場制造出更物優價廉的產品,這也使得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公家成為跨國醫療公司的必爭之地。
但在跨國公司布局新興市場的同時,對本土企業的考驗也隨之而來,目前國內高端醫療設備基本上已經被跨國公司的產品牢牢占據,隨著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
今后的十至十五年,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數據表明,歐、美、日是全球三大的醫療器械市場。中國市場份額占7%,年均增長率達18%,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和快速成長的出口市場,成為最具成長潛力的國家。2009年已達22666家,出口額已達122.4億美元。
專家指出,加速提高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藥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如何避開惡性價格戰,發揮內在優勢,提升競爭力是許多生產企業應當思考的問題。

上一篇:非法藥械集中銷毀
下一篇:醫療器械巨頭迎接“中國機遇”
相關閱讀
- 最高降價86.4%:涉強生、施樂輝、微創…2020-08-14
- 8000降到1000 耗材大省中標結果公布(附名單)2020-08-04
- 3D打印不可步“賣設備”后塵2015-03-20
- CFDA發布三則召回信息:強生、施樂輝再上榜2014-04-23
- 醫療器械巨頭迎接“中國機遇”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