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的防銹清洗維護與成本核算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各種醫療器械清洗維護產品越來越廣泛地被醫療機構所采用,使得醫療器械徹底清洗維護以及生銹器械的再利用得以保證[1,2]。我們針對引起醫用除銹劑成本增高的關鍵因素,調整工作模式,合理使用醫用除銹劑,實現運作成本控制,確保銹蝕器械清洗質量達標及器械損耗數量減少。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除銹劑采用美國3M公司生產的醫用除銹劑;銹蝕器械由消毒供應室集中收集的全院各科室使用的手術器械。
1.2方法改進不合理工作模式。第一是認識問題設定目標:根據目前醫用除銹劑使用不合理造成的資源浪費,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及詳細的計劃內容。現場調查醫用除銹劑使用情況,根據目前的使用程序收集有關問題的初步數據,設定假設方案及限制條件。第二是確定問題測量數據:用量×單價核算出每月醫用除銹劑的消耗成本及預期節省費用。調查現狀:如根據本院實際情況;集中多長時間除銹比較合理;待集中處理的器械如何保管不致器械繼續銹蝕;對器械周轉是否有影響;配制溶液放置多久不變質等情況,對現狀準確評估,切實找到改進空間,并進行醫用除銹劑每月用量假設方案測量。第三是分析并驗證構成醫用除銹劑使用成本高的因素,主要體現在4個環節:容器、人員、方式及管理。第四是根據第3階段篩查出的關鍵因素制定改進對策。①方式:集中定期定量定員:每月限定600ml分2次,每次取300ml原液按1∶7的濃度配制2100ml放入加蓋小方盒保存,專人負責,分批除銹,日期選擇每月中、下旬,除銹劑用量降低75%。②容器:固定小容器及量杯:改用以前1/2大小的容器,除銹劑用量減少50%。③管理:完善質量及成本管理體系,量化質量管理標準,加強崗位培訓,定期質量、成本管理講評。實行崗位責任制,進行清潔維護品使用量登記,器械除銹劑數量、改進除銹工藝,動態考核等。使人為因素造成的銹蝕器械清洗質量不達標及器械損耗數量得到效控制。第五是制定控制措施,確保措施落實:保持改進階段所取得的成果,制定控制措施是關鍵,如修訂和完善質量體系,制定器械除銹操作流程、質量標準、考核細則及培訓、登記制度等,并定期按標準檢查,以確保銹蝕醫療器械清洗維護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每月用量及費用比較改進工作模式前、后醫用除銹劑每月用量及費用比較:按醫用除銹劑100ml32元計算,1個月如果節省除銹劑用量1800ml,每月可節省除銹劑費用576元,1年可節省6912元。見表1。

上一篇:醫生私磨鋼釘植入20人體內
下一篇:股市快訊:醫療器械漲幅居前
相關閱讀
- 宮腔鏡器械消毒時的注意事項2012-12-19